标準化債券以官方定義:2020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彙管理局制定了《标準化債權類資産認定規則》。規則所稱的标準化債權類資産是指依法發行的債券、資産支持證券等固定收益證券,主要包括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信貸資産支持證券、資産支持票據、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資産支持證券,以及固定收益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等。
其他債權類資産被認定為标準化債權類資産的,應當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托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交易市場交易(上交所、深交所等)。
除《标準化債權類資産認定規則》已明确為除外類别的資産之外,其他債權類資産若不符合标債資産的五項具體認定标準,屬于非标資産。
“非标”也是市場對一些債類融資(債權産品)的統稱:包括信托貸款、保理、融資租賃、P2P、金交所業務(定融)等。“非标”不是債券。
通過上面的概念,大家應該對标準化城投債和非标準城投債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那麼兩者之間的關聯有哪些?優劣勢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地去選擇?
兩者最大的關聯就是平台都相同,都是城投公司為了融資而進行的融資行為,隻是在融資方式、融資渠道和發行機構上有所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造就了标準産品和非标産品的風險和收益也差别很多。
先看收益再談風險。在城投債标準市場上,随着宏觀經濟的調控,國家支持基礎建設,發債規模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是下降的。按理說規模下降,利息應該提高,才能增加規模,但是,結果恰恰相反,目前的所發行的新債中,利息是往下走的趨勢,并且認購額也在大幅增加。
目前城投标準産品中的企業債、公司債,給出的收益大概在年化7%左右;中期票據則在年化4.5%左右;短融更是在年化3%以下。
而在非标産品上,目前市場上給出的年化收益都在年化8%-10%之間,在有些經濟不太好的地區或者四五線城市,甚至會超過年化10%。
這些隻是給出來的年化收益,再加上相應的發行費用,承銷費用,标準化産品綜合下來一般不會年化10%;非标産品因為其銷售渠道上更為狹小,費用相對要高點,綜合下來,城投發行非标産品的綜合費用往往要達到年化13%以上,高的甚至達到年化18%。
看完收益再聊聊風險,先從發行市場上來看:标準化城投債是在上交所、深交所和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非标準化城投隻是由信托公司、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自行發行的債權産品。
再從參與主體上來看:标準化債券主要參與主體是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非标則是由信托、保理等機構發行的貸款産品,主要資金來源是個人投資者。
兩者之間的監管程度也大不相同,标準化市場是專業投資市場,投資門檻高,且債券發行條件和額度是受到監管和限制的;非标市場相對簡單與獨立,沒有統一的标準與監管,投資門檻較低。
另外,每支債券的發行,由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更加嚴格、全面的前期盡調及投後監控,确認發行方有意願更有能力按期兌付,把控風險,這是任何一支非标産品所不具備的。
最後在說政策支持方面,标準化債券市場為政府強調的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實質市場。因融資成本低、存續期限長的優勢,中國所有銀行、險資等金融機構資金都參與到該市場投資。不到萬不得已,各類企業不會在該市場公開違約,因為影響太大,這基于國家反複強調不可以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求。
而非标産品方面,中央從2020年開始要求地方政府控制融資成本、清退非标債務,鼓勵城投公司進行資源整合以及市場化轉型,通過增強主體資信進行公開融資,降低債務成本,化解潛在風險。
一個收益之間的對比,一個綜合費用的對比,加上政策的支持,以及專業金融機構的側重,什麼樣的産品更優質就不難選擇了。但是并不是說非标産品不能投資,合理地分配投資份額,通過差異化的産品配置,提高投資的整體收益。
高收益往往帶來高風險,學會如何分析風險,學會資産配置,這樣的你才能獲得一個跑赢市場的收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