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成像知識考點千變萬化,題型多樣,真正理解及歸納後,核心内容也就兩條:
1、作圖考核: 過心線/基準線
2、規律考核: 虛同 、實反 (凹、凸透鏡皆适用) ,具體為:
1)透鏡成虛像時, 物距同像距變化趨勢相同。(備注:凹透鏡、凸透鏡與平面鏡成虛像時,像距同物距變化趨勢相同,三者歸于一類,易于記憶)。
2) 透鏡成實像時 ,物距同像距變化趨勢相反;
3)像與像距的關系:為凹透鏡時,像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反;凸透鏡時,像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
正确理解上述内容需先弄清以下概念:
1)像的變化趨勢與像的大小概念:需明确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像變得越來越大,是一種變化趨勢,是變大的趨勢,此時并不能說像是成放大的像,就比方說放大鏡成放大虛像,但放大鏡與物體靠近過程中,像是變得越來越小,像變化的趨勢是變小的,但像無論如何變小,像與原物體比較最終還是成放大的像。近視鏡成縮小虛像,近視鏡靠近物體時,像是越來越大,但怎麼變大,像與原物比較最終也是成縮小的像。
2)像的變化趨勢 :像的變化趨勢由像距決定,像距變化時,由于凹透鏡與凸透鏡對光線的發散與會聚作用不同,像的變化規律恰好相反:即:凹透鏡成像時,像距增大時,像變小,像距減小時,像變大。凸透鏡成像時,像距增大時,像變大,像距減小時,像變小。
3)像的變化結果:像是成放大的像還是成縮小的像,主要看成像系數K,K=(像距/物距),k>1,成放大像,K=1成等大像,K<1成縮小像。
另外進一步深入理解時,重點關注以下内容:
1、趨勢圖解:了解成像整個過程:當物距變化時,像距如何變化以及像為實像與虛像的成因。
2、成像本質:從成像關系推導,了解透鏡成像的本質,為什麼透鏡成像規律是這樣的?
3、抛磚引玉: 對比記憶,與平面鏡成虛像比較,能更好記憶放大鏡及近視鏡成虛像特點。因為三者成虛像的變化規律一樣,都是“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隻是成像大小與位置關系不同而已。
一、趨勢圖解:
規律一: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反,1f内不成實像
規律二: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
規律三:凹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
上面三圖包含透鏡成像時所有狀态,從具體作圖過程中,可清晰發現:
1、由于入射光線經折射後兩相交線決定一個像點,找到物體頂點的像,就可找到物體成像的規律: 因此隻需分析頂點發出的兩條入射光線即可,處于透鏡不同位置處的物體,其頂點處發出的平行光折射後存在共性:平行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一定過焦點,經凹透鏡折射後折射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過焦點 (上述光線以下簡稱為“平焦線”),因此平焦線作為共性線,在作圖中可作為基準線!但不是成像的決定因素線。
2、“平焦線”除外,隻需再找一條特殊線,即物體頂點通過透鏡 O的入射光線,簡稱:過心線, 經上面圖解發現,過心線與平焦線交點即為像點。
通過上述圖解,易得出如下規律:
1)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分布在透鏡兩側,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反,即物距增大時像距減小,物距減小時像距增大。
2)透成虛像時,像與物分布在透鏡同側,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即物距增大時像距增大,物距減小時像距減小。平面鏡成虛像時也是物距增大時像距增大,物距減小時像距減小,兩者成虛像時,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隻是凸透鏡成虛像時,像距總是大于物距 ,因此總是成放大的虛像,凹透鏡成虛像時,像距總是小于物距 ,總時成縮小的虛像,而平面鏡成等大的虛像。
再次強調:所有成虛像的共性都是: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舉例說明:看書上的文字時,用近視眼鏡與放大鏡看時,(在成像的前提下,因為放大鏡隻在1倍焦距内成虛像)當放大鏡片遠離文字時,即物距變大,由于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因此像距變大,像也在不斷變大。而近視鏡靠近文字時,物距減小,由于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像距也減小,像距減小,由于凹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由于像距減小時,像一直在變大,但無論如何變大,其像也總是小于物體的,始終是成縮小的像。像變大與變小與像是成放大的像還是成縮小的像本質上是兩回事。
因此上述所有規律,最終精簡歸納為:
實反虛同:即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反,成虛像時物距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另外需注意的是:像與像距的關系:凹透鏡像的變化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反,凸透鏡時像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
二、成像本質分析
以下為透鏡成像本質及原理的分析:
(一)、凹透鏡為什麼總是成縮小倒立的虛像?
凹透鏡成像原理(一)
凹透鏡成像原理(二)
分析過程及結論:
1、由于凹透鏡的f為定值,從上式中發現:隻有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時,f才能保持不變,否則等式不成立。因為當兩個數相減時,差為定值時,減數與被減數隻有同時變大或變小,差才不變。
2、凹透鏡過心線與平焦線不能以實際光線形式相交,因此隻能成虛像,成像都在同側同方位,因此是正立像,成虛像時像距隻有小于物距時,即物體成縮小像時等式才能成立,否則f≤0,(f為負值無意義,就好比f為0一樣)因此,凹透鏡總是成縮小正立的虛像。
二)、凸透鏡成實像時為什麼成像有大有小,由什麼因素決定?
凸透鏡成實像原理(一)
凸透鏡成實像原理(二)
分析結及論:
1、由于凸透鏡的f為定值,從上式中發現:隻有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反時,f才能保持不變。因為在兩者和為一定的情況,加數一個增大,另一個必然減小,總和才不變。
2、凸透鏡過心線與平焦線在物距等于焦距時,即u=f 時,v=0,不成像,在物距大于焦距時,兩者以實際光線形式異側異位相交,因此成倒立的實像,其中,當u=2f 時,v=2f ,此時u=v,出現像與物等大的情況,因此此處為像出現大小結果的分界點,分界點以外像與物的關系是你大我小,你小我大,變化趨勢相反的關系。
三)、凸透鏡成虛像時為什麼總是成放大的虛像?
凸透鏡成虛像原理(一)
凸透鏡成虛像原理(二)
1、由于凸透鏡的f為定值,從上式中發現:隻有像距與物距變化趨勢相同時,f才能保持不變。原理同上。
2、凸透鏡過心線與平焦線不能以實際光線形式相交,為同側同向相交,因此隻能成正立的虛像,成虛像時像距隻有大于物距時,即物體成放大像時等式才有可能成立,(f為負值無意義,就好比f為0一樣),因此凸透鏡成虛像時總是放大正立的結果!
綜上歸納如下:
像與像距的關系:
1、透鏡成虛像時 ,物距同像距變化趨勢相同,而像與像距的關系是:凹透鏡像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反,凸透鏡像與像距變化趨勢相同。
即物距變小,像距變小;物距變大,像距變大,此條件下,針對凹透鏡,像距變大時,像變小;像距變小時,像變大(由光的發散作用決定)。針對凸透鏡,像距變大時,像變大,像距變小時,像變小(由光會聚作用決定)。
2、透鏡成實像時, 物距同像距變化趨勢相反(即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物體在2f處是像物等大點,也是像放大縮小的分界點。
重點提示:
1、透鏡成像作圖關鍵點是過心線、平焦線,原理理解關鍵要理清像距、物距及焦距三者約束關系。其中凹透鏡、凸透鏡成虛像的成像時像距及物距變化規律同平面鏡,可歸于一類,易于掌握。
2、凸透鏡成實像的成像規律需重點關注2f分界點。
另外:凹透鏡與凸透鏡動态成像也可參看本頭條号相關視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