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我文章的朋友們,麻煩關注下,謝謝大家的支持!
綜合實力(僅作參考)
根據經濟實力、發展水平、資金總量、區域、城市影響力、科研實力、文化、醫療、教育、國際知名度、城市級别等等多項指标綜合分析得出的結果。
2022年綜合實力60強城市排名的情況,廣州第4、成都第7、沈陽第16、高雄第22
上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穩居前5名;其中,廣州表現較差,排第4名,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面臨來自重慶、蘇州等城市追趕,差距大幅縮小,需要深刻反思。廣州要穩住中國第三大城市的位置,必須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及質量水平。
而台北、成都、重慶、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蘇州位列第6至第12名;其中,成都表現較好,穩居第7名,主要原因是成都是我國第四大綜合性門戶城市,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且經濟、教育、文化、醫療、科研、城市級别等均位列前10強。
成都是我國西部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未來在産業轉移、轉型、創新及經濟發展目标上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擁有政策、人口、人才、科技、地理位置等優勢,發展潛力大,前途無可限量,必将成為佼佼者。
另外,新北、西安、沈陽、鄭州、長沙、濟南、甯波、青島,這些城市排第14-21名;其中,沈陽表現較差,原本應該和南京、武漢、天津、杭州、成都、重慶、蘇州等城市是同級别,現在隻能排到第16名,主要原因是經濟實力較弱,在産業轉移、轉型遇到困難,需要盡快調整,提升經濟發展速度,縮小與它們的差距,再次成為全國最耀眼的城市之一,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至于其它城市,如高雄、台中、合肥、福州、無錫、大連、佛山、東莞、長春、廈門,列第22至31名;其中,高雄表現較好,2021年常住人口僅為273萬,綜合實力排到第22名,主要原因是經濟發達,在我國台灣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近幾年,高雄經濟發展緩慢,各項指标在全國城市排名不斷下降;如GDP、财政收入、稅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投資、就業人口、财政支出、保費、資金總量、金融貸款、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總産值、工業利潤、申請專利、外貿、外資、三産用電量、财政支出、居民收入、消費支出等等方方面面,未來綜合實力回歸到三線城市水平是必然的趨勢。
剩下的城市,主要是台南、昆明、哈爾濱、石家莊、南昌、南通、溫州、泉州、南甯等等。
以下是2022年綜合實力60強的情況(按級别,僅參考)
A(級)
上海、北京、香港。
A-(級)
廣州、深圳。
B(級)
台北、成都、重慶、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蘇州。
C(級)
新北、西安、沈陽、鄭州、長沙、濟南、甯波、青島。
C-(級)
高雄、台中、合肥、福州、無錫、大連、佛山、東莞、長春、廈門。
D(級)
剩下的城市。
注:
1-數據僅供參考。
2-數據日期:2022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