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在選購銀器飾品或者是手工銀壺的時候,經常會問用的是純銀嗎?常說的藏銀、苗銀、泰銀、素銀等又都是幹什麼的,有什麼區别?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有哪些“銀”,分别能幹什麼。
1)藏銀——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
我們常說的藏銀,是西藏、尼泊爾地區生産的一種含銀較少的合金,主要包括鎳、銅等成分。其實,在藏族人眼中,藏銀就是白銅,傳統俗稱的藏銀主要是30%的銀 70%的銅,如今市場上的藏銀飾品大多都是30%的銀 70%的合金制成,由于藏銀過硬,所以不适合打銀壺。
3)泰銀——概念上就是925純銀
泰銀,又稱“烏銀”,主要是在銀首飾上将銀、硫的混合物融化,以玻璃質狀态形成覆蓋層。烏銀的覆蓋層疏松烏黑,與光潔雅緻的銀形成鮮明對比,加上特殊的防舊處理,烏銀首飾長久不變色,表面硬度增強,使首飾器物粗犷而古樸,産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泰銀現在走得是國際路線,在國外上非常流行,質地上是925,多用在珠寶首飾上,銀壺制作幾乎沒有使用的。
4)老銀——古董銀制品
老銀籠統的講是曆史上制作而存留下來的古董銀制品。目前,國内老銀器收藏還未形成完整的價值體系,市場上的銀器物也很少有用老銀制作的。關于老銀鑒定,國際上流傳一個口訣“七綠、八黑、九五白”,意思是用硝酸點試法,觀察銀器的部分變化,含銀達95%以上,色澤不變;含銀80%——95%,變黑;含銀50%——75%,變綠,綠色越深,含量越低。
5)素銀——純銀首飾
我國純銀隻有兩個标準925純銀和990足銀,銀壺行業匠人常習慣用990銀及其以上的銀制壺。在珠寶首飾行業,将925或990銀直接加工成銀飾成品,沒有外鍍白金,彩金等其他合金,以及沒有鑲嵌其他珠寶玉石的純銀首飾稱之為“素銀”。素銀比較容易氧化,銀飾品容易變黃。目前市場上的銀飾品一般多有鍍層,分為鍍銀銀飾(明亮)、鍍白金銀飾(黑亮)、鍍彩金銀飾(有黃、玫瑰、白三色)。
6)千足銀——999銀
市場上有一種高于990銀的銀,俗稱“一号銀”,以s999即表示,是目前國家标準《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裡規定的銀制品最高純度标準。
歡迎交流:hushuo809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