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上,看莺莺強如做道場,
溫香軟玉,休道是相親傍。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拂牆花影動,凝是玉人來。
------西廂記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叙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見鐘情,經紅娘的幫助,為争取婚姻自主,敢幹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锢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
以溫潤玉質為載體,巧運玉雕工藝,于方寸間營造出空間層次感,還原了明刻套色西廂記圖冊中的“莺莺聽琴”。描述了《西廂記》中的經典情景。書生翩翩有禮,小姐婀娜含羞,極富活潑趣味,庭院内氤氲着詩情畫意的浪漫氣息。
玉雕師通過對後院景物的精雕細琢把有錢人相會的美好之相刻畫得淋漓盡緻。一屋一院子,曲徑通幽,簡約古樸,相映成輝,相映成畫;一樹一葉精雕細作,技不厭精;一絲一縷,雀衣彩繡,美輪美奂。月夜下琴瑟和鳴的愛情也體現出翰墨書香之族的風流雅緻。翡翠水潤細膩,顔色清新淡雅。镂空浮雕小園幽會一角的情景,雅緻園林裡,香煙袅袅,草長莺飛,崔莺莺婀娜多姿,站在圓形拱門下深情聆聽心上人撫琴,畫面靜谧悠遠,一派美好,安詳而又幽怨。
玉雕師在尺寸之間,借鑒中國畫,後花園花草郁郁蔥蔥、浮萍飄飄、蘭草幽幽、潭水清清;崔莺莺和張生兩位故事的主人公位于作品的中心位置。莺莺莺立于月洞門下,一臉嬌羞。夜深人靜,月朗風清,張生來到後花園内,給莺莺小姐吟道:“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 崔莺莺則和詩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歎人。”由此拉開了崔營營和張生的愛情故事。
這件玉雕,通過精心設計,集合了衆多中國元素,有山水的清秀、人物的俊美、花草的香芬。雕琢的細膩唯美,構圖合理、布局考究。恰似一幅國畫,既有工筆的細緻寫實,又不乏寫意 的意境悠遠。
摩挲觀賞間,耳畔或許會傳來《西廂記》裡面那優美的詞曲,感受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祝福。曹雪芹就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贊它“曲詞警人,餘香滿口”。
時光流逝,永老無别離,
萬古常玩聚,
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願得一人心,
白首不分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