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水庫 。
□本報記者 吳平 文/圖
4月1日,綿陽市遊仙區建華鄉極樂水庫周邊的幾十畝麥田長勢格外喜人,麥子翠綠整齊、麥穗豐碩厚實。仔細一看,地裡的土壤顔色和周邊的黃土相比略呈灰色。極樂村村主任那通兵告訴記者,這些麥田都墊過水庫的淤泥,兩年沒有用肥料了,作物長勢依然很好,産量最高超過以前的30%。
水庫淤泥是怎樣墊到地裡的?還可以怎樣加強淤積物的資源化利用?記者帶着問題一探究竟。
淤泥還田
多個前提要滿足
2016年,遊仙區水務局利用水庫移民扶助等項目結餘資金,投入79.45萬元對極樂水庫實施了清淤,其中财政補助50萬元,水庫承包方及收益村社群衆投勞折資29.45萬元,改善灌面1000餘畝。
清出的淤泥有3萬餘方,該怎麼處理?
遊仙區水務局副局長陳楓介紹,淤泥含水率很高、強度低,且可能含有害污染物,如果體量較大,可以用物理脫水固結、高溫熔融燒結、化學固化等方式使之成為建材等獲得二次利用,但成本也相對較高;如果體量較小以及其他條件允許,可以就近還田造地。早年的南部縣一些水庫堰塘和遊仙區的極樂水庫、紅星水庫、群益水庫都采用這種方法。
該區水務局委托四川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在成都某環保公司,對極樂、群益兩水庫的淤泥進行檢測,各在三個樣點抽取樣本,檢測包括pH值、陽離子交換量、有機質、總磷、六六六、滴滴涕、銅、鋅、鎳、鉛、镉、總鉻、砷、汞共14項指标。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土壤環境質量标準》土壤臨界值所列的标準,對比發現,兩座水庫淤泥的各項指标均較大幅度低于臨界值。“此條件滿足,就可以放心還田了。好在極樂水庫周邊既有水田也有旱地,旱地更易于操作,距離水庫最多百米,運輸倒也不麻煩。”陳楓說,整個處理下來,成本算比較低的。
成本降低庫底曬幹再清理
當初之所以選擇在極樂水庫試點,是因為其淤積比較嚴重,加上是病險水庫,一直很低水位運行,蓄水量不多。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之後,排幹水進行挖掘機作業較為容易實現。
如果想進一步節約成本,可以考慮水庫騰空,待淤泥曬幹之後再進行,這樣,又濕有黏的淤泥變成幹泥巴,重量大大減輕。但條件是,在曬幹所需的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内有備用灌溉水源。極樂水庫沒有此條件。雖然當地也屬于武引灌區,但武引隻是保春灌用水,僅在3、4月份放水。輸水渠道長達幾百公裡,中途有幾十個閘門、站點,如果想在非春灌期間單獨為極樂片區供水,需要調節的人、事、物等關聯太多,因此作罷。
而資陽市的中型水庫老鷹水庫在除險加固及清淤期間,由市政府啟動了應急供水(張家岩水庫-簡資陽幹渠-資陽城區)通道,解決了資陽城區用水問題,确保了清淤順利實施。這一思路或可為其他地方提供借鑒。
陳楓認為,清淤不僅對水庫健康運行非常有必要,清出的淤積物用途也多元,例如可用來制作有機肥、填土造田,制作磚石等建築材料,還可導入下遊河道減少非法采砂造成的河床下切危險。加強淤積物資源化利用,或可彌補清淤本身費用高的問題,也帶動相關産業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