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什麼中國式父母不愛誇孩子#的話題,沖上熱搜,被網友們熱議。
這個話題的起因,源于一檔綜藝節目中的一位男嘉賓的發言。
他年輕有為,事業也做得很棒,在節目中他講述自己的缺憾:
“二十多年來,我從未聽過父親誇獎自己。”
因此,他在節目中,小心翼翼地表達了自己的心願,就是父親能夠當面誇獎他。
應他的要求,主持人孟非邀請他父親,在全國觀衆面前誇獎他。
屏幕上,其父面露難色,支支吾吾地誇出一句不完整的反問話:“性格好呗?”
看到此情此景,孟非又找了在場的另外兩位父親,示範如何誇獎自己的孩子。
結果,另外兩位父親的表現,也是差強人意。
其中一個父親說:“我女兒的優點一個是有愛!”
顯然,這幾位父親,平時都很少會對孩子進行誇獎。
對此,網友們炸開了鍋!↓↓↓
孟非也有感而發,提到“中國式父母不愛誇獎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嚴肅的父親,總是居高臨下地堅決不誇。
的确,在中國,很多父親的形象都是:
沉默内斂,羞于表達愛,更不擅于誇贊孩子。
有些父親,甚至害怕誇獎會讓孩子驕傲,不惜對孩子進行打擊貶低。
著名主持人李詠曾說:
“父親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所帶來的影響),是母親的50倍。”
另外一位著名主持人馬丁,在演講《父與子的戰争》中提到:
“中國式父親最大問題不在打罵,在于不認同。他永遠不懂得一句發自内心的表揚勝過千千萬萬句批評。”
可見,父親适當地誇贊和肯定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
從沒被父親誇過的孩子
心裡有多苦
台灣作家三毛,曾因父親一直沒有肯定過她,而傷懷。
她給父親的信中,有一段這樣令人心酸的話:
“這一生,我的丈夫欣賞我,朋友欣賞我,手足欣賞我,都解不開我心裡那個死結。
對我來說,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三毛的父親,是一位律師,高知分子,他對孩子寄予厚望。
但三毛學習十分差,初二就辍學了。
父親對她頗為苛責,即使後來三毛寫作的很多作品,父親也多為不喜。
三毛多麼想讓父親肯定自己,卻一直遲遲未得到過回應。
這場父女倆的拉鋸戰,一直延續到三毛發表了《朝陽為誰升起》。
父親讀後,留下了一個紙條稱贊女兒:“深為有這樣一枝小草而驕傲。”
這份遲來的誇贊,讓三毛與自己多年的自卑和解,與父親和解。
她不再從家裡叛逃去流浪。
愛人荷西走後,她為了陪伴父母,最終支撐她在塵世中多留了幾年。
其實,在孩子的心裡,哪怕全世界都不認可,但隻要父親一句肯定,那世界就是完整的,他們就有力量前行。
而從未得到父親肯定的孩子,會因為缺乏安全感,一輩子活在自卑裡。
世界足球巨星C羅,在節目中看到父親留下的錄像,聽父親說“看到兒子有這樣的成就我很驕傲”時,哭得雙肩顫抖。
C羅的父親,愛酗酒,生前很少與兒子交流,更“吝啬”誇獎兒子。
拍下這個錄像不久,父親就離世了。
事隔多年,C羅看到錄像,自己的努力終于被父親肯定了,無疑是填補了他内心的巨大缺憾。
從沒被父親誇過的孩子,心裡到底有多苦?
他們會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感低,陷入深深的自卑中。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用所有的能量,去尋找父母的認同。
父親的肯定
是對孩子最好的“托舉”
旅美作家、北大國際經濟系學士、哈佛商學院MBA康妮,曾在文章中寫到,父親的肯定,是如何影響她的人生。
母親告訴她,在康妮尚在襁褓中,爸爸總會盯着熟睡中的孩子說:
“真是我們的小天使。”
媽媽還說,和爸爸逛街逛到照相館門口,媽媽會指着櫥窗裡的胖頭娃娃說,真可愛;
但爸爸卻會說:“有什麼好看的,不如咱們家的孩子好看。”
在5歲的時候,康妮總愛欺負姐姐,又不聽奶奶的話。
爸爸會說:“你呢,有很多優點,但是你不聽奶奶的話,和愛打姐姐的這些毛病,就好比小指頭那麼大,你要改正。”
下次爸爸出差回來,康妮又問爸爸:“我現在的缺點有多大了?”
爸爸樂呵呵地說:“還有指甲蓋那麼大。”
爸爸的肯定,讓康妮更積極地改正錯誤。
康妮小時候寫作文,爸爸都會好好看,并給她提一些意見。
比如有次寫觀察日記,她喜歡用“于是我就仔細地觀察了一番”的句子;
父親說,這句話本身很好,但每次在作文中都出現,就少了點新意。
為此,父親還特意帶康妮去公園裡找“春天”,幫她理清思路,寫出了佳句,父親就會及時表揚她。
在高三報高考志願時,康妮一門心思想考北大國經,爸爸對她說:
“我本來覺得你成績一般,問王老師,你報國經到底行不行。
可王老師說,你不報誰報呀?真沒有想到老師這麼看好你。”
康妮後來寫的文章,爸爸看到了,會特意打電話給她,說讀到很受啟發,鼓勵她多寫寫。
而且父親還會給康妮的文章寫評論,自豪地轉發到他的朋友圈。
康妮說,正因為父親的肯定,讓她好比收到了千萬個贊,充滿了前進的動力。
父親,是每個人生命中,尤其是在從孩童少年,再到長大成人這段時間,性格重要的影響者和塑造者。
所以,爸爸們,我們千萬别吝啬贊美和鼓勵,你的認可和誇獎,是對孩子最好的托舉。
智慧的父親
都懂得這樣誇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渴望欣賞。”
父親,是孩子心裡的權威,父親的評價更容易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有些爸爸就會說,那我就大誇特誇,這樣孩子是不是就優秀了?
當然不是,誇獎要适度,不恰當的誇獎,也會适得其反。
智慧的爸爸,都懂得這樣誇孩子。↓↓↓
1.誇獎孩子時,态度要真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孩子畫了一幅畫,跑過來找爸爸,“爸爸,你看我的畫。”
爸爸手頭上正好有工作,随便瞄了一眼,說:
“哇,你真棒!”
孩子通常最能敏銳地感覺到,大人是否真誠還是敷衍。
有些大一點的孩子會說:“你都沒有認真看,你不尊重我。”
對待孩子,我們要拿出十二分的真誠來,既然要誇獎,就要真正來源于欣賞,發自肺腑。
2.誇獎孩子,要具體而明确
有研究表明:
“無所指的,沒有孩子具體行為體現的贊揚和肯定,是無意義的,并且會增加孩子對贊揚的免疫。”
也就是說,這樣的贊揚,會越來越沒用。
因此,我們要表揚孩子,要表揚具體的事實。
比如孩子樂于分享了,我們可以說:
“你把玩具分享給了你的好朋友,爸爸覺得你有進步。”
如此,誇到點子上,孩子才會鞭策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3.誇獎孩子,誇過程不誇結果
當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績時,有些爸爸或許會說,“哇,你真聰明!”
那如果孩子下次沒有考好時,他們就會産生“爸爸一定覺得我很笨”的錯覺。
因此,我們在誇贊孩子時,要誇贊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
誇贊過程,而不誇贊結果。
比如我們可以說:
“你這段時間,作業也更工整了,家作完成得也很棒,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真替你開心。”
父親及時地肯定孩子,表揚孩子的努力,有利于幫助孩子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去更加積極地做更多正面的事情。
高爾基曾說:
“父愛是一部震憾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父愛深沉,父愛如山,需要子女用心去領悟。
可是于孩子而言,他們不懂得揣測父親的用心,他們更渴望的是,父親在言語上直接的肯定和誇獎。
每個爸爸,都應該不吝溢美之詞,有藝術的誇獎孩子;
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所以,爸爸們,你上一次誇獎孩子是什麼時候呢?說了什麼話呢?
評論區分享你的誇娃經曆吧~↓↓↓
看完這篇文章,粑粑麻麻有沒有get到實用的信息呢?歡迎你們和小E留言互動,分享自家孩子學習英語的經驗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