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窦靖童,就離不開她那一雙過于耀眼的父母。
媽媽王菲是天後,爸爸窦唯是才子。
作為含着金湯匙長大的星二代,窦靖童打從出生起,就活在鎂光燈的追捕下。
1998年,王菲親自作詞作曲,為彼時剛一歲的窦靖童寫了一首歌,《童》。
歌詞裡那句“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是王菲作為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期盼,亦是媒體在提及這對母女之時最常引用的一句歌詞。
1999年,媒體曝出窦唯戀上高原,窦唯認愛,王菲果斷帶着窦靖童搬離那個四合院。
由于母親和父親都是娛樂圈出了名的特立獨行,又有着如此特殊的童年。後來很長的時間裡,整個娛樂圈都在期待捕捉到窦靖童同樣的張揚和逆反。
有那麼一個時期,窦靖童看起來的确夠“叛逆”的。
她抽煙、紋身、染發,着裝風格看起來也離經叛道。
剛剛出現在公衆面前的時候,還有一頭長發,後來幹脆剃成了寸頭。
這些年,眼見着她的頭發越來越短。
亦不斷有八卦記者,各種猜測窦靖童的性取向。
後來,人們還知道了,窦靖童讀書經曆也夠“出格”的。
一直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她,很想去讀北京最好的公立中學。
為了實現她的願望,李亞鵬費了很大的周折,才弄到學位。
好不容易進去了,不到一年,窦靖童選擇了退學。
接着去了國外讀音樂學院,又沒讀完。
接連的辍學經曆,讓她怎麼看都像是個問題少女。
因此,媒體的想象裡,王菲的大女兒應該是一個渾身上下長滿刺的姑娘。
太能理解了。
撇開有關她的這些經曆,以及父母的個性不說。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後來又各自開啟了新的生活,還分别給她生了一個妹妹。
成長于如此“複雜”的家庭,窦靖童不長出一身毛病來,不合理呀。
然而,窦靖童後來的表現,卻讓所有人意外。
發行第一張專輯時,窦靖童接受媒體采訪。好奇的媒體很自然地把話題繞到她那特别的紋身上頭。
窦靖童很乖地回答:其實從辍學到紋身,都是和家人提前溝通好了再決定的。
她表示,從小到大都沒叛逆過,因為根本沒有叛逆的機會。
媽媽王菲面對女兒的每一次抉擇,就一句話:“如果你真的想好了,那就去做。”
八卦媒體不死心,繼續追問:“你身上這麼多紋身,家人真一點意見都沒有?”
窦靖童仍然耐心地答:“也有,他們讓我不要紋太多。不過,後來他們看多了也覺得挺好看的。”
全程沒有翻一個白眼。總是有問有答。言語溫和,完全不帶刺。
演員黃覺在與窦靖童相處後表示: “她(窦靖童)是我見過情商智商或者是感覺,最高的一個孩子吧。我很驚歎。”
從外表和個性上挖不到什麼東西,媒體又開始從她的作品上找話題。
每次采訪媒體都會問:父母對你的音樂有什麼看法?
窦靖童微笑着回答:“做音樂就好,不用說這麼多”。
窦靖童太清楚,媒體關心的是什麼。
作為一個星二代,擁有一對那麼難以企及的父母。所有人都好奇,她該如何自處,會不會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跟自己的父母劃界限,通過宣稱“絕對不靠父母”來闖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當人們一次再次地提及她的父親母親,一遍又一遍指出她音色像媽媽,窦靖童淡淡地回應道:“我是她生的嘛,所以聲音有一些地方肯定是像她啦。”
她從沒有急着要去抛掉“星二代”的标簽。
也會坦言作為星二代要負擔的壓力。
這樣的窦靖童,太實誠,太從容,也太拉好感。
總而言之,跟“叛逆”絲毫不沾邊。
不止在媒體面前,窦靖童的口碑好到不行。她跟自己那個特殊的大家庭處得也不賴。
有時候,她會出現在妹妹窦佳嫄(窦唯和高原的女兒)的Vlog裡,任由妹妹搗鼓化妝。
也會跟另一個妹妹李嫣(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約着一起,到節目上給媽媽王菲驚喜。
她會管繼父李亞鵬喊爸爸。
而親生父親窦唯被外界屢傳”落魄”,隻能“乘地鐵”出門之時,她曬出自己坐地鐵的照片,以溫柔體貼的方式去維護父親。
當媽媽王菲跟謝霆鋒的戀情引發沸沸揚揚的輿論時,她從不鑽牛角尖,也不去急着回擊那些惡言惡語的評論。
隻是在個人主頁上,默默發了張媽媽的照片,不乏驕傲地告訴所有人:這是我媽!
每次提及母親,窦靖童都會柔軟地笑着,說:“她開心就好”。
曾經有媒體問王菲對窦靖童的期望,王菲說得也是類似的一句:“她快樂就好。”
母女倆如出一轍。
不愧是母女。
世人之所以對窦靖童有一個“問題少女”的預期,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覺得她的父母是多麼好的父母。
父親窦唯年輕時是典型的搖滾青年。人到中年後,又一直被傳他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
然而,他從來不解釋。
外部評價絲毫幹擾不到他的日常生活。
私下裡,他也會跟窦靖童見面。曾有媒體拍到他騎着小電驢,載着窦靖童在外頭逛。
王菲身上的争議就更大了。
很多人覺得她不是個好媽媽。因為,她活得太自我了。
記得當年,王菲以“王靖雯”的名字爆火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她竟敢一夕之間改回自己的原名——這無異于放下已然打造成功的品牌人設,從頭開始。
可是,王菲就是這麼做了。
“王靖雯”時代,她在公司包裝下,打造的人設是“鄧麗君接班人”。
她當然對前輩充滿愛與敬。但她更想要做自己。
出于迎合當時的市場,她不得不唱一些自己并不真正喜歡的曲風。這樣的安排,讓她困惑。為此,她一度将歌唱生涯摁停,跑去完成自己未竟的學業。
直到攢夠了力量。在大街小巷都知曉“王靖雯”的名字時,她選擇了跟過去那個不太真實的自己告别。
這樣的選擇,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王菲卻做到了。
後來,她處理自己兩段婚姻的方式,同樣足夠灑脫。
不糾纏,不诋毀,不拖泥帶水。愛便愛得專注,一轉身,各自歡喜。
哪怕離婚後,她也從不禁止孩子跟自己的爸爸聯絡。
在孩子們成長路上,一直都有她一路相随的快樂身影。
不僅如此,王菲從不吝啬自己對女兒的支持跟欣賞。
《幻樂之城》上,窦靖童展示過自己的節目後,王菲對窦靖童笃定的認可,觀衆看得真切。
如今,24歲的窦靖童,俨然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
拍自己喜歡的電影。做自己喜歡的音樂。
她成了王菲口中的大姐,成了衆多歌迷口中的老公。
而她的媽媽王菲歌曲下面,最常出現的留言就是:我來聽老公(窦靖童)的媽媽唱歌。
必須承認,真的很牛了。
看過窦靖童的成長,會忍不住感歎,孩子真的不是教出來的。
如果一切都要靠父母教,一旦沒人教,那很容易就失去了方向,陷入迷茫。
很多孩子的自我力量往往就是在過度教育中失去的。
窦靖童很幸運。
她的父母從來不曾指點她此生應當如何。
她自己也承認,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連音樂都是很少聊的。
但是,她卻從父母身上得到了足夠的愛與尊重,以及極好的示範。
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過一句話: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什麼事更重要。
若父母本身人格有問題,過度依賴或控制,那他們無論怎麼育兒,過程中都可能散發不健康的味道。
相反,因為父母人格比較健康,比較放松,即使他們做了一些一般人看來錯誤的事情,對孩子的人格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個觀點,在窦靖童身上,得到了淋漓盡緻的體現。
說到底,一句話,育兒先育己。
與所有家長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