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傳說中元節這天,陰曹地府會放出鬼魂,所以許多長輩都會在這一天叮囑小孩不要夜遊。
其實,許多靈異事件并不全是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所緻。一些流傳很廣的事件或許隻是心理原因在作祟。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一些有名的靈異事件背後的真相以及心理原因!
大家可能還記得2012年春晚現場出現的“鬼臉”。這張窗戶上仿佛映着鬼臉的照片一經發出後在網絡上瘋傳,更有人認為照片中的人臉屬于已故主持人羅京。
無獨有偶,美國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1976年7月25日,維京1号飛船拍下了一張火星地表的照片。由于照片拍攝得較為模糊,加上光影造成的錯覺,導緻這張照片正中的一塊石頭形狀非常像一張人臉。
一時間,許多文學作品以及電影都使用這張照片作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證明,盡管随後NASA在1998年及2001年再次使用更加精細的器材拍下的同一石塊與人臉相差甚遠。
為什麼我們總不約而同地将模糊不清的圖像辨認為人臉呢?答案很簡單,人臉的辨識對于人類這種社會性生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已經被訓練得對于人臉高度敏感。斯坦福大學的一項實驗證明,一個兩天大的新生兒就對類似于人臉的圖形表示出興趣,而非與之複雜程度相似的普通圖形。而僅僅四個月大的嬰兒就具備了與成人相近的人臉辨識能力,盡管其腦部結構還沒有發育成熟。
2.兇宅鬧鬼中外曆史上都有不少有名的兇宅。不小心住進這些陰氣重的兇宅,就可能會招緻厄運。當然,有一些兇宅也隻是來自于人們的心理暗示而已。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傾向于将毫無關聯的随機事件解析為有更有邏輯的故事情節。比如當人們搬家後,容易将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歸因為新家的風水不好。
耶魯大學曾有一項實驗曾經證明人們傾向于将原本無關的事件聯系在一起:實驗中,被試被分配至兩個小組。其中一組的主試拿着一個熱的咖啡杯,另一組拿着冷的咖啡杯。實驗開始前,主試請求被試幫忙拿一下咖啡。其後,被試被要求對主試描述的一個人進行評價。
實驗結果證明,熱咖啡組的被試更傾向于做出“溫暖,友善”的評價。這表示,被試主動将咖啡的溫度與人格的傾向這兩個原本毫不相關的因素聯系了起來,認為溫暖的杯子代表着宜人的人格。
3.頭七回魂夜中國有頭七緬懷先人的說法,即在逝者去世的七七四十九天後,他們才會登上黃泉路,而在那之前,逝者總會回來看看。許多人常常發現在頭七的這一天裡,家中擺放的貢品少了,從而感到逝者真的回家探望了子孫們。但有的時候,這種現象隻不過是由我們頭腦中的認知偏見造成的錯覺而已。
認知偏見是指,我們的大腦傾向于注意那些支持我們觀點的事實,忽略那些與主觀相沖突的細節。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将事件合理化的傾向屬于一種心理保護機制。通過将無法承受的消極事件合理化,人們能夠一定程度地平複自己的痛苦情緒,如親人逝去的悲傷等。
世界上到底有鬼嗎?已有的科學水平或許還不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靈異事件,但曆史告訴我們,對超現實現象的恐懼确實不是一件壞事:高警覺性能夠提升個體的存活率。就像丹麥心理學家米契爾說的:“安全總比遺憾好”。
精彩推薦:讓人驚魂的“鬼上身”,其實是一種精神障礙!
鬼上身-鬼打牆-鬼壓床——談談那些年我遇見的“鬼事”
吓得半死還要看鬼片?你要找到适合的減壓方法!
心潮減壓APP,宇宙最酷炫的心理健康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