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利
“巾帼不讓須眉,紅顔更勝兒郎!”在中國輕紡城發展的30餘年裡,有這樣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她們挺拔又溫柔,勇于挑戰創新,不斷學習進步,有力撐起了紡城發展的“半邊天”,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她力量”。浙江莉莎貝拉紡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夏燕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3年,20歲的夏燕紅懷着對紡織行業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開啟紡織旅程,一幹就是20年。時至今日,夏燕紅憑借紡織成就當選柯橋區人大代表、歐洲華僑華人青年聯合總會秘書長,成為柯橋10餘家紡織工貿一體企業的創始人,公司銷售網絡遍布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并在意大利、法國、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重點國家設立海外倉,緻力于讓“中國制造”閃耀全球,讓“柯橋面料”走向世界。
熱愛 責任
同心共圓紡織夢
熱愛創造奇迹,責任奮鬥緻遠。在夏燕紅看來,紡織行業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行業,真正可以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期待,選擇進入紡織行業是始于熱愛,20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是源于責任,不斷做大做強是忠于夢想。
回首入行之初,那時的夏燕紅是一名意氣風發的追夢少女,時常騎着一輛“小毛驢”穿梭于中國輕紡城各大市場,流連于面料的海洋,尋找不同種類的樣布,然後獨闖香港深水步面料市場進行推銷。幸運總會眷顧努力奮鬥的人,幾個月後夏燕紅就接到500餘萬的訂單,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後來,随着中國輕紡城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湧入柯橋尋找機遇,這也為夏燕紅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契機,從此一路生花,業務版圖不斷擴大。“那時候柯橋會英語的紡織人不多,經常可以聽到市場裡操着蹩腳英語和半英半漢的語言艱難溝通,有時在市場尋找面料還會幫助他們翻譯,語言的優勢也讓我抓住更多的機會。我還經常去國外旅遊,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同時,逐步把市場拓展到中東、南美洲、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夏燕紅說道。
二十年磨一劍,如今夏燕紅經營的紡織公司及工廠多達十餘家,主營牛奶絲、花灰絨、粗針、印花、繡片等各類時裝面料,以及毛巾、浴巾、地毯等生活用品,擁有300餘國内外員工,配備百餘台圓機,設立近10個海外倉,集研發、生産、銷售于一體,成為許多國内外品牌的而長期供應商,着力打造覆蓋全球的産銷體系,形成核心競争力和品牌效應。
“越往前走越不敢懈怠,我身後不僅有父母親人、近三百名員工,還有我資助的一群孩子,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為追逐紡織夢和美好生活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圓夢的平台,為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困難家庭孩子帶去更多溫暖。”從家庭責任到企業責任,再到社會責任,對于夏燕紅而言,這不是壓力,而是不斷前行的動力,與員工、客戶攜手逐夢圓夢的過程。
專注 創新
塑造核心競争力
專注成就卓越,創新引領未來。作為柯橋外貿的龍頭企業,浙江莉莎貝拉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多年來圍繞“一塊布”合縱連橫,一方面沿着垂直産業鍊條上下求索,從面料的原材料、生産設備和終端成品等多維度入手,不斷完善産業鍊,另一方面橫向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線上線下“雙渠道”融合,外貿内銷“兩條腿”走路,積極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據了解,早在十餘年前,夏燕紅了解到普通塑料袋自然分解需要200年以上,會造成極大環境污染,玉米纖維隻需要6個月到一年左右就可以在自然環境下百分之百降解,十分環保,自此夏燕紅組建研發團隊,開始涉足玉米纖維領域。2012年研發團隊成功開發“玉米垃圾袋”,這款産品價格是普通塑料袋近3倍,但依然受到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海外客戶熱捧。為迎合後疫情時代大健康需求,近年來。夏燕紅逐步拓展玉米纖維應用領域,推出天然抗菌可降解面料,用于内衣、居家服、毛巾等貼身用品,深受市場青睐。
除了涉足上遊纖維領域,夏燕紅還從下遊終端成品和品牌塑造方面下功夫,借助淘寶和亞馬遜等線上平台,打開國内外市場。據了解,公司生産的毛巾、浴巾、地毯,從關注消費者健康出發,材質柔軟、細膩、舒适,憑借超高的質量和性價比暢銷全球。此外,夏燕紅還收購了意大利一個高端時裝定制品牌“Sara Flora”,并建立了服裝加工廠,組建專業的設計和服務團隊,讓柯橋面料以高定時裝大款華麗亮相國際市場。
談及未來規劃,夏燕紅表示,做外貿就是要用“中國制造”賺外國人的錢,在國内投資、消費,拉動内需經濟。公司計劃今年内把圓機數量增加到300-500台,提升智能化程度,增強生産力,并在更多國家逐步設立海外倉,暢通内部産銷“小循環”,帶動外貿“大循環”,擴大“柯橋面料”的全球覆蓋率,為柯橋區奮力打造“國際紡都、杭紹星城”貢獻企業的綿薄之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