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志士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論語·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人志士,原來的意思是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那些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奮鬥的人。
《論語》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大約成書于戰國前期。《論語》是儒家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著作,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論語·衛靈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幹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其中著名文句有:“無為而治”;“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義以為質,禮以行之”等。
孔子說:“那些仁人志士,沒有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隻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成語仁人志士就是人們從該文的“志士仁人”句改造而來的。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