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論及春季的飲食養生時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的飲食原則。
北方的春季多風,氣候幹燥,宜少食油膩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來介紹一下春季養生的食療方。
1.紅棗蓮子粥
【材料及做法】
紅棗20枚、蓮子15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紅棗、蓮子、大米洗淨後加入适量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
【功效】
此菜具有益氣健脾、補虛健身的功效,适合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倦乏力、大便秘洩等症狀者食用。
2.薏米山藥粥
【材料及做法】
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熬煮成粥食用。
【功效】
此菜具有健脾滲濕、滋補肺腎的功效,适用于有消化不良性腹瀉、大便秘洩、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症狀者食用。
3.牛奶粥
【材料及做法】
牛奶250毫升,粳米100克。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内倒入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煮至成粥,食用。
【功效】
潤肺通腸,補虛養血。
4.水芹炒幹絲
【材料及做法】
水芹500克,豆腐幹150克,精鹽、味精、蔥花、豆油等調料适量。将幹淨水芹用水焯一下撈出,瀝幹後切成段,鍋加油燒熱放入蔥花煸炒,加入水芹煸炒,加入精鹽,倒入豆腐幹再煸炒幾下即可。
【功效】
清肺熱,養胃利水。
6.荠菜百葉卷
【材料及做法】
荠菜洗淨燒熟切成末,加炸熟的松仁、鹽、味精、麻油拌和,百葉一切二用滾水燙泡後冷開水激涼瀝幹,攤放在潔淨的砧闆上,一端放荠菜餡,卷成長卷,斜切成收裝碟。
【功效】
此菜明目、降壓。适用春季。
7.黑木耳炒豬肝
【材料及做法】
黑木耳泡發洗淨撕朵。豬肝洗淨切薄片,在水澱粉中抓芡均勻,在熱水中焯一下。将豬肝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加料酒,蔥末,姜絲,精鹽煸炒至熟,倒出。鍋留底油,用旺火将木耳炒至亮滑透香,倒回豬肝,加味精,香油炒勻即成。
【功效】
此菜為最佳補血,補肝腎,明目之菜肴,四季皆宜。
8.桃仁拌芹菜
【材料及做法】
芹菜取嫩莖洗淨,入沸水鍋燙斷生,撈出用冷開水激涼瀝幹,加鹽、味精、麻油拌和;核桃仁用麻油炒熟,放在芹菜上,食用吃拌用。
【功效】
此菜滋補肝腎、烏發、降血壓、适用春季。
9.菜心炒蝦皮
【材料及做法】
白菜心洗淨切成段,蝦皮3湯匙用水略沖洗。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加入蝦皮,适量蒜蓉,白菜心炒勻,炒至菜熟,不需調味即可上桌。
【功效】
此菜有開胃,潤肺的功效,其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及維生素對體弱乏力,腰酸足軟有一定的療效。秋冬,初春食用最佳。
10.川貝雪梨炖豬肺
【材料及做法】
将川貝、雪梨去皮,切成1厘米的方塊;豬肺洗淨,擠去泡沫,切成長2厘米的塊。将川貝,豬肺,雪梨共置砂鍋内,加入冰糖,水适量,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炖2小時即成。
【功效】
此菜有除痰、潤肺、鎮咳等功效,還适用于老年人無痰熱咳等症。
11.枸杞春筍肉絲
【材料及做法】
将豬瘦肉洗淨切成絲;春筍切成同樣的絲,炒鍋上火,放花生油燒熱,将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炒散,下料酒、白糖、醬油、鹽、味精翻炒攪勻,投入枸杞再翻炒幾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
此菜适用于腎虛目眩,視覺模糊,體弱乏力等症,冬春兩季食用最佳。
12.春韭炒蛤仁
【材料及做法】
蛤蜊入沸水鍋燙至殼微張,剝殼取肉,韭菜洗淨切段,入油鍋熘炒,放入蛤肉,加鹽、味精炒熟即成。
【功效】
此菜滋陰健胃,适用春季。
13.姜汁菠菜
【材料及做法】
菠菜揀洗淨,入沸水鍋(加油和鹽)燙熟撈出,加姜汁(姜末加冷開水、鹽、味精調成)、麻油拌和即成。
【功效】
此菜脆嫩清口,養血上血,通利腸胃,上海酒,适合春季。
14.核桃仁炒春韭
【材料及做法】
核桃仁用麻油炒香,韭菜洗淨切段,入油鍋炒熟,加鹽、味精調味後,放桃仁炒勻即成。
【功效】
此菜補腎壯陽,适合春季。
15.當歸枸杞粥
【材料及用法】
用當歸15克,枸杞10克,白米适量。将當歸放入帶蓋的容器内,注入熱水、使之膨脹,然後取出切成薄片。共同放入慢炖鍋中,煮至爛熟。
【功效】
當歸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的作用。枸杞的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還能增強人們的免疫力。二者與白米共煮為粥,不僅香濃味美,而且營養豐富。
春季養生15道菜,再也不用自己想菜譜了!健康又美味的菜譜直接拿來用。
可根據每道菜的功效選擇合适自己體質的菜譜哦。
來源:妙手醫生健康、美食天下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