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過頸椎問題,說到頸曲變直,你一定不會陌生。因為那天你因為頸椎不舒服去看醫生,醫生讓你拍了一個X光片,大多數人的影像學報告上都寫着同樣一句話:頸椎曲度變直。
面對着報告單上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字句,他們或是驚恐,或是困惑:什麼是頸椎曲度?頸椎曲度又有怎樣的作用?怎樣維護我們的頸椎曲度?
什麼是頸椎曲度變直?正常的頸椎是一個「C」型結構,頸椎有一個向前凸起,這是它的力學結構基礎。這個「C」型的生理弧線保證了頸椎高度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這也是人體生理和功能的需要。
也正是由于這個生理弧度的存在,使得組成頸椎的7塊小骨頭能夠承擔整個頭顱的重量,并完成各種動作。頸椎曲度是由于頸4至頸5椎間盤前厚後薄形成的,這也是人體生理結構的需要,同時不會讓頸椎間盤突出。
但是,當由于各種原因頸椎曲度變直甚至頸椎反弓時,這個完美的弧形就不存在了。
此時,頸椎不再擁有承受頭顱重量的能力,不再能夠緩沖壓力,不再擁有頸4、頸5椎間盤前厚後薄的結構等,從而頸椎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頸間盤突出,造成疼痛、頭暈、麻木等。
頸椎曲度變直的原因我們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男性約為15~22°,女性約為15~25°,平均20°。
前凸的頸椎正像一張完美的弓形,而維持頸椎曲度的肌肉、韌帶、椎間盤等軟組織就像是拉緊的弓弦。這些結構的共同作用,維持了頸椎力學結構的穩定和神經管道的通暢。
當我們平視時,頭顱的重心正好落在身體正中。而當我們長期伏案低頭時,重心前移,力矩拉長,從而造成了軟組織的疲勞,引起疼痛與不适。
久而久之,就如長期拉伸的皮筋一樣,最終失去彈性,喪失了維持頸椎正常曲度的能力。從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頸椎退變。
頸椎退變進一步的加重,則可導緻椎間盤突出、骨贅形成、韌帶肥厚等,從而對脊髓、神經、血管等重要結構造成擠壓,造成肢體麻木、感覺活動功能異常等各類臨床症狀。
據研究,當我們平視前方時,我們頸椎所承受的負荷大約為5kg,而當我們以低頭60°的姿勢看手機時,頸椎所承受的負荷甚至可達到27kg。
27kg,這比我們舉重比賽常用的最重的紅色杠鈴片還要再重2kg。按照以上的人均手機使用數據,合以目前我國的平均壽命計,約有985萬分鐘的時間在低頭玩手機中度過。再算上工作、閱讀等其他時間,相當于我們戴着一片杠鈴一般的枷鎖度過20~30年的有期徒刑。
頸椎曲度變直的危害
頸曲變直是頸椎已經出現問題的征兆, 同時頸曲變直是一個結果,形成這個結果是有一個過程和很多因素的。
當頸椎曲度變直發生後,一系列的情況也同時發生了改變,比如我們的關節、肌肉、韌帶、筋膜、血液等,這些的改變會讓我們頸椎終于不堪重負,出現更多新的問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頸曲變直會成為各種頸椎病如韌帶增生、鈣化、頸椎間盤突出、椎動脈狹窄等的結構和病理基礎。
1、頸椎曲度變直伴随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的改變,你會覺得肩頸僵硬、緊張。時間久了會造成肩頸疼痛、不适。
2、頸曲變直會使椎動脈受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容易疲勞、頭暈頭痛。
3、頸曲變直和肌肉的改變還會壓迫到相關神經,使肢體麻木、惡心嘔吐等。
4、頸曲變直是其他各種頸椎病的結構和生理基礎,會大大增加韌帶增生、鈣化、骨質增生、頸間盤突出的風險等等。
自我康複訓練作為一種慢性退變性病理改變,頸椎曲度變直的預防和治療并重。
首先,就是姿勢。
無論在工作還是娛樂中,我們都有盡量保持身體正直,目視前方。良好的姿态對于良好頸椎曲度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
台式電腦的屏幕可以适當調高,筆記本電腦可以嘗試借助電腦支架,通過這種方式,使我們的能夠平視,保持頸椎處在其正常的生理姿态。
「葛優躺」當然是要避免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在躺卧的姿态下進行閱讀、玩手機或看電視。因為這樣即使是躺着,我們仍舊處在一個低頭屈曲的體式,無形之中仍舊可以對頸椎造成持續的傷害。
選擇一個合适的枕頭。我們每天大概8個小時頸椎是在枕頭上度過,所以一定要舒适正确。
正常高度的枕頭是我們一側耳垂到同側肩膀外緣的高度,枕頭不宜太軟,在枕上後 ,頸椎能夠保持良好的弧度。
其次,就是運動。
在頸痛初期,除卻手術與藥物治療,所有的保守治療措施中,鍛煉對于頸痛治療效果的證據是最為确切的。
合理适度的鍛煉,不僅可以增強肌肉的強度和柔韌性,同時可以促進内啡肽分泌,幫助我們更好的睡眠,這些對頸椎的健康都很有幫助的。
1、拉伸左右兩側的斜方肌
單手壓頭偏向一側,保持一定時間後放松。
2、拉伸胸鎖乳突肌
保持脖子延長,頭往一側,耳朵找肩膀,肩膀下沉。
脖子往一側轉動,下巴稍微擡高,分離胸鎖乳突肌;想加強拉伸,可以用手去幫忙轉動。
雙手扶髋,脊柱延展,脖子向後延展;保持脖子後側有力,不要塌陷。
3、頸椎伸展肌群練習
雙手交叉,緊貼頸後,用力頂頭頸,頭頸向後用力,抵抗五次。
4、菱形肌及斜方肌中束下束練習
徒手下拉:改善斜方肌下束和菱形肌力量,10次/四組;
肩胛骨内收:改善斜方肌下束和菱形肌力量,10次/四組;
彈力帶下拉:改善斜方肌下束和菱形肌力量,10次/四組。
#頸椎康複訓練# #頸椎病# #康複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