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6年,拓跋鮮卑領袖拓跋珪大會諸部于牛川,其後遷都盛樂,開創了北魏的基業。南北朝時期邦國林立,北魏依靠騎兵縱橫草原,以敕勒川為根據地,南下進入山西北部地區。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即山西大同,拓跋鮮卑開啟了向中原挺進的征程。
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曆史上最早的馬镫實物,在北燕時就已存在,而使用馬镫的痕迹,在漢武帝時期的陶俑上就已經出現了。長柄的青銅馬镫與現代馬镫有少許差别,但它的問世,标志着馬背民族在騎乘時可以解放雙手,使馬背上的動作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金屬馬镫使人在騎馬時腳下有了可以平衡身體的依托,放開雙手成為可能,因此更重的鐵質長兵器被運用在南北朝時期的馬戰中,馬镫也增加了人在馬背上的穩定性,這保證了騎馬射擊的持續性和精準度。在騎馬奔馳時,人可以踩在馬镫上,使臀部離開馬背,減少了人在騎乘時的負擔,自此更多的人不再通過雙腿,而是通過胯下的駿馬來丈量世界,馬镫是人類在馴化馬匹後的另一次騎乘的飛躍,極大地拓展了人類探索世界的範圍。
刻有馬镫的陶俑
當洶湧的馬隊穿過一道道峽谷,來到開闊的平原,當昔日的英雄鑄劍為犁,開始守護腳下的土地,北魏初期的皇帝,也開始修建長城以守衛家園。北魏初期在塞上逐漸建立起六鎮,其後六鎮間又修建起了城牆,這就形成了北魏的六鎮和六鎮長城。六鎮自西而東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這些軍鎮與長城為抵禦柔然騎兵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六鎮和長城的護佑下,河套地區沃野千裡,成為了北魏重要的糧食産區;陰山腳下,敕勒川莺飛草長,成為了遊牧者的樂園。“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一曲《敕勒歌》傳唱至今,道出了這裡牛羊成群的美景和人民富足的生活。
在内蒙古包頭達茂旗發現了魏晉時期的金龍項飾,應是當時鮮卑貴族所屬。這件金項飾兩端用黃金龍首進行連接,其間懸挂着黃金配飾,分别為篦梳、戟、钺和盾牌。整條金項飾工藝精巧,結構複雜,體現了南北朝時期鮮卑人高超的金器制作水平。在配飾上添加搖動的金屬飾品,在中亞地區頗為流行,這種被稱為“搖葉文化”的現象也風靡内蒙古地區,其中在鮮卑飾品當中最為常見。這件金龍項飾中的兵器形配飾,即是“搖葉文化”的具體體現。這種形制的配飾在魏晉時期也一度流行中原,史料中稱之為“五兵佩”,《宋書•五行志一》:“晉惠帝元康中,婦人之飾有五兵佩,又以金、銀、瑇瑁之屬為斧、钺、戈、戟,以當笄。”而項飾上綴兵器又與佛教有關,因此這件配飾也是南北朝時期,東西方文明之間交流的見證。
金龍項飾與帶飾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執政期間,他修建“畿上塞圍”,東起上谷,西至於河。“畿上塞圍”環繞於北魏都城平城,顯然是為了捍衛平城而修築的。
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巡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四鎮,查看長城沿線防務,會見高車部族領袖,撫恤守邊軍民,還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考古工作者就在呼和浩特的陰山蜈蚣壩壩頂地區找到了北魏皇家祭天遺址。文獻記載孝文帝“行幸陰山,觀雲川”,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北魏皇家祭天遺址在形制上結合了中原王朝祭祀禮制和北方遊牧民族祭祀傳統,孝文帝也在遷都洛陽後,推進了諸多政策,加深了民族之間的融合,諸如鼓勵鮮卑貴族改漢姓、着漢服、講漢話等,孝文帝本人就改名為元宏。魏晉南北朝時期衆多草原民族進入中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祭天遺址
北魏晚期,六鎮起義,這些由鮮卑所修建的長城,最終也漸漸隐沒在草原當中。
來自草原的鮮卑人為何要修建長城?他們又在這風景如畫的敕勒川上留下了哪些珍寶?風吹草低,牛羊遍野,下期我們将深入敕勒川,從另一個角度看長城,歡迎您持續關注“國寶話長城”。
圖文、視頻來源:内蒙古博物院
責任編輯:張金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