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一生講了許多名言金句。但是,曆經千年的傳承,人們有意無意中的斷章取義、以訛傳訛,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傳統認知。有些我們常識的詞義與孔子當初的本意可謂是偏差甚遠,甚至截然相反。讀文章太累,不妨看看視頻:“以德報怨”“三思而行”的真正含義。《論語》分享颠覆傳統認知
孔子像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幾則《論語》金句,看看孔子的本意與您的常識是否相同。文章最後會有小彩蛋呦[撒花][撒花]
第一句: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有人問:“以恩德來報答别人對自己的怨恨,怎麼樣呢?”孔子說:“如果你這樣做,那麼當别人對你有恩德時,你又用什麼來報答他呢?正确的做法是,以正直、客觀的态度回應别人的怨恨,以恩德報答别人的恩德。”
現今,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以德報怨”是一種難得的品質,能夠做到“以德報怨”的,才是真正有胸襟、有修養的人。
可是,千年前的孔聖人并不贊成這種觀點。首先,孔子是不支持“以怨報怨”的,因為互相積怨報複隻會激化社會的内部矛盾,以緻到無法調和的地步。但是,“以德報怨”的做法同樣也不可取,這樣做相當于縱容别人的怨恨,讓怨恨變本加厲。孔子認為“以直報怨”才是正解,用正直來對待别人的怨恨,不逢迎、不畏懼,這也是中庸之道的體現。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以德報德”,要用恩德來回報善待自己的人,這才最公允。我們日常做事,就要這樣,既不虧人,也不虧己。
《論語》
第二句: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這一段說的是不同類型人的處世哲學。智慧的人喜愛江水湖泊,仁德的人喜愛群山峻嶺。這是因為智慧的人喜好流動的事物,而仁德的人喜好穩固的事物。很多傳統經典中都涉獵人生哲學,萬經之首的《易經》講得便是變化的哲學,儒家經典《尚書》講得則多是固定的哲學。在這裡,孔子認為智慧者享受當下,易于獲得快樂,而仁德者的品德思想卻能夠長久流傳。這裡的“仁者壽”是指品德思想永流傳,而不是仁德者長壽的意思。《道德經》中“死而不亡者壽”也有這層含義,肉體是可以滅失的,但精神與思想不随肉體一起消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壽”。
《論語》金句
第三句: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大家都知道“三思而行”這個成語,很多人把它當作自己做事的準則,可是這個詞也是被孔子否定過的。季文子是魯國的大夫,每次做事前總要反複衡量,考慮多次才會行動。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對他說:“做事前,認真思考一次,再權衡确認一次也就可以了。”孔子教導我們:做事情既不可魯莽冒失,也不可過分猶豫。瞻前顧後,裹足不前,最終便會像“思而不學則殆”一樣,因思慮過度而無所得。
《論語》書籍
第四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這段話流傳甚廣,後世更是用“而立”、“不惑”、“知天命”等等來代指年紀。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夠摒除外界的紛擾而形成獨立的思想,四十歲時已經沒有什麼事能讓我感到困惑了。五十歲的時候,我通曉了上蒼對我的安排,明白了此生的使命與意義。六十歲時更加耳順,能夠包容那些與我不同的觀點。七十歲的時候,我已将學問禮法融入骨髓,即便随心所欲的做事情,也不會突破界限規矩。”
要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并不長,七十就是“古來稀”了。所以說,孔子所說的年紀其實是一種代指,這裡重點講的是做學問順次達到的不同境界,并不是認知與年紀成比例增長的意思。很多人望文生義,機械地以為到哪個歲數便自然會通透哪層境界,其實是種誤解。正所謂“聞道有先後”,有些人年紀輕輕便已“悟道”,思想認知比常人更為開闊。有些人活到老卻依舊渾渾噩噩,不明所以。學問是要靠自身勤奮努力獲得的,而不是活到歲數便自然會融會貫通的。
孔子像
當然,這段話還有多種解讀。有個笑話說,這其實是孔子在公布自己教學的收費标準,聞之令人捧腹。(彩蛋來喽~)
孔子說:“各位同學聽清楚了。你們交十五文錢就可以跟我學習了。交三十文錢的,隻能站着學。交四十文錢的,我可以答疑。交五十文錢的學生,我還可以搖一卦送他。交六十文錢的,可以随意說話,我怎麼聽都覺得順耳。交七十文錢的學生,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我是絕對不會算你破壞課堂秩序的。”[呲牙][呲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您喜歡孔子的哪些言論和觀點呢?您又有哪些不同的認知見解呢?歡迎您在評論區進行分享。
曲阜 萬仞宮牆
我是文公子,喜歡請您關注我。您的點贊、評論、轉發都是對節目最大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論語##孔子##儒家##修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