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廊坊市三年規劃

廊坊市三年規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2:36:26

廊坊市三年規劃(河北廊坊市發揮區位優勢加快協同發展)1

建設中的廊坊臨空經濟區。劉 向攝

盛夏時節,河北廊坊臨空經濟區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建設者争分奪秒地進行着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42個重點産業項目及基礎設施項目的施工。

臨空經濟區加緊建設,是廊坊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在廊坊市市長楊燕偉看來,廊坊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白菜心”,緊鄰北京新“兩翼”,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建設的直接參與者,也是最大受益者。面對這樣的區位和機遇,廊坊應盡快找準發展路徑,強力推進轉型升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涅槃重生保生态

今天的廊坊,有兩點格外令人振奮:其一,這裡環境優美,林木繁茂,天藍水淨,空氣清新,一座花園式新城已現雛形。其二,這裡産業興盛,通過騰籠換鳥、減低增高的産業轉型,廊坊已成為京津等地産業轉移的落腳地,一大批有體量、有前景的項目在這裡落戶紮根。

而熟悉情況的“老廊坊”都明白,這優美的生态環境及投資環境,實際上是這座城市曆經壯士斷腕之後的涅槃重生。

迎着濕冷的空氣,看着雪花緩緩飄落,仿佛置身冬日下雪天一般……這是記者近日在三河經濟開發區興業智谷科技園内的松雪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飄雪機實景造雪體驗室中感受到的真實場景。“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生産的室内飄雪機,由于造雪效果不錯,市場前景很可觀。”該公司生産車間負責人盧之智說。

像松雪智能設備公司這樣入駐興業智谷科技園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有近40家,且生産紅火。看到這種景象,人們很難想象這片區域曾是高耗能、高污染、低産出的小水泥制品集聚區。而今,通過環境整治,不僅污染源沒有了,還實現了年納稅3200多萬元的效益,幾乎相當于當初生産水泥制品的全部年産值。

壯士斷腕換來了“美麗生态”。據統計,2017年以來,廊坊不僅退出2254萬噸鋼鐵産能,在全省第一個實現“無鋼市”目标;同時實施“散亂污”企業整治1.6萬家,一舉使過剩産能和污染企業實現了曆史性清零;完成所有城鄉區域的黑臭水體整治,實施超過150萬畝面積的植樹造林,全市林木覆蓋率達35%;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稱号,同時有3條河流獲省“秀美河湖”稱号。

這樣的綜合施策,使得全市在6年間PM_2.5年均濃度由8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由185天增至264天;全市8條重點河流9個斷面水質全部達到省考核标準,農村黑臭水體保持動态清零。

曾因鋼鐵産業圍城、小電鍍鬧心的霸州,通過生态環境整治,增加了環境容量,吸引了近百家食品加工企業入駐,打造了北方知名的食品集聚區;因小闆材嚴重污染,被環保部門挂牌督辦的文安,在整治中将闆材企業淘汰八成以上,而上繳的利稅比過去高兩倍;廊坊開發區通過打造優美的環境吸引了華為雲數據中心、京東雲計算中心、潤澤國際信息港等數十家大數據企業落戶。2021年,全市電子信息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8.8億元,同比增長13.5%,占河北省的21%。

技術改造專精特

在國能信控公司,數千平方米的車間裡多條流水線一字排開,兩邊工作台林立,人員進退有序,物品擺放合規便捷。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建波介紹,他們是專門生産大型風電設備風機變角器的企業,産品能夠為客戶大幅降低生産成本,擁有全面代替進口的優勢。“盡管企業生産技術很先進,但我們依然狠抓創新創造不放松,2020年實施了數字化智能制造技術提升改造,使變角器生産能力由每天7台到8台提升到18台。”張建波告訴記者,2021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3億元、3年間年均增長30%以上的目标,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榜單。

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一方面要毫不手軟地淘汰落後,實現破而後立;另一方面要大膽創新,用這個杠杆撬動“無中生有”和“有中生新”。出于這樣的認識,廊坊積極協調搭建創新平台,“十三五”以來,廊坊湧現出了國家級研發平台2家、省級研發平台122家,在研項目1173項,獲得知識産權2539項,形成技術标準650項。建設市級以上孵化器衆創空間106個,孵化場地面積12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2237個,累計畢業企業660家。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倍以上,2021年達到131億元,比上年增長78%。

廊坊市推進企業升級改造,開展“千企轉型”攻堅行動,累計實施工業技改項目2396個,實施省重點産業項目195個,總投資達6932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占比達87%。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0家,其中有21家企業入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榜單,企業産品在細分行業排名更是位居全省第一位。

優化環境增動力

與北京副中心一河之隔的大廠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兩家從北京遷出的企業在2021年同時上榜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榜單,今年又同時通過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公示。

這當中,從事高端數控機床研發的河北力準機械有限公司正為國内上市公司錢江集團開發的8條壓縮機生産線進行大規模組裝。目前,該公司已經成功為國内外數十家知名企業設計和供應成套設備。而從事采掘機械化及工程隧道裝備研究制造的景隆重工機械公司同樣産銷兩旺,産品占到國内細分市場份額的60%,今年的生産訂單已經全部排滿。

兩家企業負責人有一緻的觀點:在這裡投資成本低,更可貴的是這裡有政府部門專門派出的專班為搬遷企業進行一對一的包保服務,讓企業少了許多後顧之憂。

廊坊與北京地相連、路相接、水相通,促進協同發展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引進京津項目552個、金額2520.8億元;全市吸納京津技術項目1990項,合同登記總金額80.67億元。僅2021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就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04億元,同比增長19.55%。

深入細緻的融入,不僅為廊坊的經濟發展儲蓄了強勁的動力,也為當地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提供了強大的支撐。2021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達3553.1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90.5億元,分别比2015年增長1079.2億元和87.1億元。今年一季度,廊坊市實際利用外資4.09億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3.4%。 (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