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大肌群?通常我們在運動中所說的肌肉指的是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功能是産生力,其次骨骼肌又是形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骨骼肌有600多塊,主要分布在骨骼周圍,負責人體的各類動作完成,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體五大肌群?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常我們在運動中所說的肌肉指的是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功能是産生力,其次骨骼肌又是形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骨骼肌有600多塊,主要分布在骨骼周圍,負責人體的各類動作完成。
除此之外,人體還有心肌與平滑肌這兩種類别的肌肉,心肌即心髒肌肉,主要構成心壁和鄰近心髒的大血管壁,負責輸送血液;平滑肌即内髒肌肉,主要分布于内髒、血管和淋巴管道等中空性器官壁内,負責腸胃蠕動。
它們之間的差别如下圖表
本文咱們着重講解肌肉的相關内容,之前咱們有提及過肌纖維類型(快肌、慢肌),除此之外肌肉的區分類别還有很多。
大體上可分為軀幹肌、上肢肌、下肢肌及頭頸肌,該部分内容可見之前文章(肌肉功能解剖)。
具體上又可從結構、形狀、機能、收縮形式、協作關系等進行分類。
本文會涉及到一些專業術語,教練盡量講的通俗一些,大家可以簡單的做個了解,這樣也有助于安排日後的訓練動作。
結構由上圖可知,肌肉主要由肌腹與肌腱構成,肌腱由膠原纖維束構成;肌腹由肌纖維(肌細胞)構成。
若幹纖維集合成為肌束,許多肌束合并成整塊肌肉,它們表面都有肌内膜、肌束膜及肌束膜包裹;
一條肌纖維内含有大量與之平行排列的細絲狀的肌原纖維,肌原纖維上有明暗相間的橫紋,并分為若幹個肌節(肌肉纖維收縮的最小單位)。
每條肌原纖維由粗微絲(肌球蛋白微絲)和細微絲(肌動蛋白微絲)組成。
同時肌肉又有輔助結構,主要由滑膜囊、筋膜、腱鞘等進行保護。
這裡跟大家提個知識點,因為肌肉由不同的物質組成,所以肌肉具有三個物理特性:即彈性、伸展性及粘滞性;
彈性就是當外力消失時,肌肉會恢複到原來的形狀;
伸展性就是在外力作用下肌肉可被拉長;
粘滞性就是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産生的内部阻力。(一個好的肌肉應該是軟硬适中的,快摸摸你的肌肉是不是,别!你那是肥肉吧[偷笑])
形狀從形狀上來區分肌肉分成了長肌、短肌、闊肌、輪匝肌。
而長肌根據肌束與肌肉長軸的排列關系可分為梭形肌、羽狀肌、半羽狀肌及多羽狀肌;
按肌肉起端可分為二頭肌、三頭肌及四頭肌;
按肌腹與肌腱相連的情況可分為二腹肌及多腹肌。
長肌主要在四肢;短肌主要在軀幹深層的椎骨之間;闊肌主要在胸腹壁及背部淺層;輪匝肌主要在眼、鼻、口周圍;
因為肌肉的長短不一,根據肌肉的附着情況又可以分為單關節肌、雙關節肌及多關節肌(跨越一個關節的肌肉稱單關節肌,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稱雙關節肌,跨越兩個關節以上的肌肉稱多關節肌)。
如肱肌是單關節肌(肘),肱二頭肌長頭是雙關節肌(肘、肩),指淺屈肌是多關節肌(肘、腕、指)。
這裡跟大家提個知識點,就是雙、多關節中的主動性不足(力量性主動不足)與被動性不足(伸展性被動不足)。
主動性不足就是當多關節收縮作用于一個關節後,對另一個關節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如站立時大腿先做髋伸,小腿再做膝屈時大腿後肌群會感到力量不足);
被動不足就是當多關節已在一個關節被拉長後,在另一個關節就不能再充分地被拉長伸展,從而限制了關節運動的幅度(如站立時小腿先做伸膝,大腿再做屈髋時大腿後肌群會感到伸展不足)。
反過來講,大腿後肌群的力量性主動不足與之大腿前肌群的伸展性不足互為影響,而大腿後肌群的伸展性被動不足與之大腿前肌群的力量性不足互為影響。(哈哈,是不是有點暈[憨笑])
機能從各關節的肌肉機能來說,可以分成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内肌、旋外肌以及提肌、降肌、括約肌、開大肌等;
它們因肌肉拉力線在不同關節軸上而産生了不同方向運動。
肌肉拉力線即是從肌肉的動點到定點之間所做的一條直線;
軸即是矢狀軸、額狀軸(冠狀軸)、垂直軸;
在矢狀軸上可以做内收、外展運動,在額狀軸上可以做屈、伸運動,在垂直軸上可以做旋内、旋外、環轉運動。
這裡跟大家提個知識點,就是關于什麼是肌肉起止點及定動點。
起止點:同一塊肌肉,靠近身體正中面或肢體近側端的附着點稱起點,遠離身體正中面或肢體近側端的附着點稱止點。
定動點:一端附着點不動時稱定點,一端相對運動的點稱動點。定點又分為近固定與遠固定,近固定就是肌肉收縮時以近側端為定點,遠固定就是肌肉收縮時以遠側端為定點。(别發蒙,咱們繼續[奸笑])
收縮形式肌肉的收縮形式主要有三種,即等張收縮、等長收縮及等速收縮。
從字面理解,等張收縮就是肌張力相等的肌肉收縮;等長收縮就是肌長度相等的肌肉收縮;等速收縮就是肌速度相等的肌肉收縮。
等張收縮可分為向心收縮(克制工作)和離心收縮(退讓工作)。這個也好理解,根據字面意思就是向心髒方向的肌肉收縮及遠離心髒方向的肌肉收縮。向心收縮時肌張力大于外在阻力,肌肉長度縮短;離心收縮時肌肉張力小于外在阻力,肌肉長度拉長。如肱二頭彎舉向上時是向心,向下時是離心。
等長收縮,如靜蹲、平闆支撐等。此外還有一個叫超等長的肌肉收縮,即是咋們所熟悉的爆發力訓練的一種收縮形式,也有人稱它為快速伸縮複合訓練及增強式訓練。就是肌肉先做離心再做向心的一種發力模式,如跳高、跳遠等。
等速收縮也叫等動收縮,這種收縮形式需要用到專門的器械(等動器)進行鍛煉。
這裡跟大家提個知識點,根據肌肉收縮所做的運動,還可分為開鍊與閉鍊動作。
開鍊就是指肢體近端固定而遠端關節活動的運動;如卧推、劃船、坐姿腿屈伸等;
閉鍊就是指肢體遠端固定而近端關節活動的運動;如俯卧撐、引體向上、深蹲等。關于這方面的内容後續教練會進行講解。(嘿!同學,說你呢!都看到這裡了,還不點個關注[狗頭])
協作關系根據肌肉的協作關系可以分為原動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4種。
原動肌:主動收縮發力,直接引起關節運動的肌肉或肌群;
拮抗肌:位于原動肌對立面,與原動肌作用力相反的肌肉或肌群;
固定肌:位于定點骨上,固定原動肌的肌肉或肌群;
中和肌:位于動點骨上,中和與排除動點骨産生不必要動作的肌肉或肌群;
舉例:做肱二頭肌彎舉動作時,肱二頭肌就是原動肌,肱三頭肌就是拮抗肌,肩部肌群就是固定肌,前臂肌群就是中和肌。([機智]你get到了嗎)
這裡跟大家提個知識點,根據肌肉在骨骼上的做功不同,可分為三類杠杆,即平衡杠杆、省力杠杆及速度杠杆。
平衡杠杆:支點位于阻力點和動力點之間;
省力杠杆:阻力點位于支點與動力點之間;
速度杠杆:動力點位于阻力點與支點之間。
以上就是本章全部内容,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分享哦[心]
關于上述内容的完整版可在拓展鍊接中查看。
文|karot
公衆号|健身感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