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宇航局(NASA)11月12日發布的公告,該機構“新視野号”太空探測器(New Horizons spacecraft)今年1月1日飛越的雪人狀星體2014 MU69當天被正式命名為“Arrokoth”,這是印第安部落波瓦坦/阿拉貢琴語(Powhatan/Algonquian language),意為“天空”。Arrokoth距離地球40億英裡,是人類迄今為止探測過的最遙遠星體。
雪人狀星體2014 MU69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于2014年首先發現的。
據悉,雪人狀星體2014 MU69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于2014年首先發現的。今年1月1日,“新視野号”在探測過冥王星3年半之後,“拜訪”了這個距離地球40億英裡的遙遠星體。
jini今年1月1日,“新視野号”太空探測器飛越距離地球40億英裡的雪人狀星體MU69。
2014 MU69曾經被NASA科學家取了一個綽号“Ultima Thule”,由于這個名稱曾經被德國納粹用來指稱傳說中的北歐“雅利安人”(the 'Aryan' people),因此招緻輿論的激烈批評。
新的正式名稱“Arrokoth”由“新視野号”科研團隊選出,并得到國際天文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的批準。NASA于12日在命名儀式上公布了這一名稱。
NASA表示,這次命名得到了波瓦坦部落首領的贊許。
2014 MU69以印第安部落波瓦坦/阿拉貢琴語命名,這與哈勃太空望遠鏡和“新視野号”的科研團隊所在地有直接關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研團隊在巴爾的摩,而“新視野号”的科研團隊在馬裡蘭州勞雷爾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這兩個地方所在的切薩皮克灣地區(Chesapeake Bay region)正是印第安部落波瓦坦人的祖居地。
NASA表示,此次命名得到了波瓦坦部落首領的贊許。
“新視野号”太空探測器探測旅程和“柯伊柏帶”示意圖。
據悉,Arrokoth(天空)是位于“柯伊柏帶”(the Kuiper Belt)的數千個已知的冰凍小天體之一。“柯伊柏帶”是位于太陽系行星和系外恒星之間的一片廣闊區域,被稱為“第三地帶”。
Arrokoth本身由兩個原本獨立的天體結合而成。
Arrokoth本身由兩個原本獨立的天體結合而成。
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Lori Glaze表示,研究Arrokoth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宇宙起源。
西南研究所的Marc Buie表示,有關Arrokoth的探測數據提供了宇宙起源和行星形成的線索,Arrokoth的形成過程也有助于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編譯/采寫:南都記者 陳林
圖片來源:NASA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