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号:貓咪研究室
作者:錢叁胖
大家好,我是叁胖,最近在研究高GI和低GI,然後發現還有直鍊澱粉和支鍊澱粉,進而又發現了還有抗性澱粉。
很有意思,大家一定要仔細看,這是對人類也通用的知識,非常有助于科學減肥、健康生活。
重點是其中的抗性澱粉,掌握規律後可以做出既松軟口感好、又不容易胖的甜品,商業價值也是巨大的。
這部分知識其實在學術界已經非常龐大了,但是一般人很少接觸,那些文獻也是非常不好讀懂,這篇隻是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細節處應該會有纰漏,大家可以把此文當做入門級科普。
閱讀過的文獻有以下這些,還有很多網上的材料:
目錄:
一、高GI和低GI
二、精緻碳水、低加工碳水、未加工碳水
三、抗性澱粉
四、抗性澱粉的老化回生
五、直鍊澱粉和支鍊澱粉
六、好吃又健康的甜品
七、總結
八、最後瞎聊
一、高GI和低GIGI =Glycemic Index 血糖生成指數。
是反映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
一般來說:
低GI食物:GI<55。
中GI食物:GI 55~70。
高GI食物:GI >70。
在百度搜:各種食物的GI表。會有很多表格,下面随便找個百度搜到的表格。
請注意紅圈内的主食類,這部分食物主要都是澱粉,下一節分析規律:
二、精緻碳水、低加工碳水、未加工碳水
觀察上面的表格,會發現高中低GI的主食有一定的規律性,大概總結一下:
1、精緻碳水=高GI。
觀察發現,高GI的主食的規律就是被深度加工。
但是這類澱粉最好吃,你懂的,甜點幾乎都是這類。
這類澱粉在小腸上半部分就能被快速消化吸收,導緻血糖迅速升高。
2、簡單加工碳水=中GI。
網上又管這種叫慢消化澱粉,比如小麥(做成意面)、堅果、豆類等。
這類澱粉的特點是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
比如小麥中蛋白質含量大約是10%,豆類一般是20%,豆類中蛋白質最高的是黃豆,能高達到36%~40%。
因為澱粉和蛋白質混合在一起,所以這類澱粉會在小腸中被緩慢消化。
3、未加工碳水=低GI。
抗性澱粉幾乎都是這類,什麼是抗性澱粉下面再介紹。
這類澱粉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加工,和常說的粗糧有點類似。
這類澱粉很難在小腸中消化,但是可以在大腸中被益生菌消化,産生非常有好處的斷鍊脂肪酸。
之前介紹過的低聚果糖,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抗性澱粉。
這類食物常見的有全麥(未加工的小麥)、青香蕉、豆類、堅果、冷的土豆(不能是熱的土豆,第四節解釋)等。
4、擴展知識:全谷物、糙米、精米。
一顆稻谷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可以一定程度對應到上面3種狀态。
如圖:
最左邊的稻谷是最原始的未去殼狀态,又叫做全谷物,營養最全面;
中間的可以認為是低加工狀态,又叫做糙米,營養少了點;
最右邊的的精米是平時常見的大米。
淘寶搜糙米,感覺價格比一般的大米還貴呢:
明明加工步驟少了,為什麼反而更貴了呢?
可能的解釋是加工掉的胚芽部分還能另外賣錢。。
試探性買了點糙米,煮完感覺有點粗糙:
吃了幾頓感覺還行,能堅持吃。
或者這種玉米粉:
在熱水中倒點粉,随便煮煮就能吃:
由于不怎麼好吃加了點牛奶,但總覺得哪裡不對,後來想到好像這是喂豬的。
三、抗性澱粉通過上面的分類大家能觀察到,澱粉和澱粉之間其實差别巨大,對健康最有利的就是抗性澱粉。
網上能找到這張圖:
解釋:
1、葡萄糖可以認為是精緻碳水,對應高GI。
2、澱粉可以認為是簡單加工碳水。
如果是高蛋白質含量的澱粉,比如小麥粉,可以認為是中GI;
如果是低蛋白質含量的澱粉,比如大米粉、糯米粉,那麼就還是高GI。
3、抗性澱粉可以認為是未加工碳水。
可見,抗性澱粉升糖指數低,而且曲線平緩,對健康最有利。
四、抗性澱粉的老化回生上文提到冷的土豆,而不是熱的土豆,這裡就涉及到了抗性澱粉的規律性變化。
據了解,生的土豆中抗性澱粉含量高達80%。
如果土豆加熱,那麼抗性澱粉就減少到了2%。
但是土豆如果放涼了,又會變回抗性澱粉,據說能提高到30%~50%。
這就是所謂的老化回生反應。
這個規律在很多澱粉食物中都存在,比如冷飯,也比熱飯的抗性澱粉含量高。
除了溫度,水分含量也會影響抗性澱粉的生成。
如果水分含量高,澱粉會和水分子結合,從而無法形成抗性澱粉。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很絕望?
也就是說大概的規律是松軟熱乎的食物不太健康。
而健康的澱粉食物又冷又幹!
這得多難吃??科學規律氣死人了。
冷飯、冷土豆一般都不好消化,大家應該都有切身的感受,胃不好的盆友吃抗性澱粉高的食物就比較艱難了。
不過,根據以上2個規律其實還可以有另外的結論:
如果感覺抗性澱粉吃了不好消化,可以加點水,或者加熱。
比如全麥面包又硬又難吃,那麼可以蒸一下,又加熱又加水,但是健康效果沒了。
再舉幾個例子。
此外,叁胖還調查到,60%全麥粉 40%小麥粉做的面包就又幹又硬比較難吃了。
如果吃到了松軟可口的全麥面包,那一定是假的,全麥粉含量肯定不高,不是很健康。
全麥粉可以認為是未加工澱粉,小麥粉可以認為是簡單加工澱粉,規律參考第二節。
還有香蕉,據了解,香蕉顔色越青,抗性澱粉含量越高,黃了熟透了就沒了。。(還是是難吃的健康。。)
最後需要強調,不是把食物放冷了一定會産生抗性澱粉,這隻是大概的規律,也會有特例。
最典型的就是糯米,無論怎麼放涼,一直都是高GI狀态。
五、直鍊澱粉和支鍊澱粉這是百度找到的圖片:
1、直鍊澱粉:
水溶性脂溶性都很差,低GI,難以分解,也就難以消化吸收。
糊化溫度比支鍊澱粉高,據調查是81.35°。
2、支鍊澱粉:
平時吃的澱粉食物中較多,一般65%—80%都是支鍊澱粉。
難溶于冷水,但易溶于熱水。
分子結構的表面積大,容易被消化吸收,高GI。
一般植物中這2種澱粉都存在,但是支鍊澱粉更多,有個統計說整體來看直鍊澱粉:支鍊澱粉≈1:4。
一般植物體内,直鍊澱粉用來做身體的結構物質,不提供能量;而支鍊澱粉主要用來提供能量。
3、宏觀狀态。
這一段是叁胖根據讀到的材料總結的大概率規律,沒有文獻支持,但感覺可以這麼理解。
直鍊澱粉更像植物纖維,就比如大白菜中的纖維素,本質上也是一種碳水化合物,這個大家在高中生物應該都學過。
支鍊澱粉更松軟,提供糯、粘的口感。
比如有一種叫香芋的甜品,估計就是利用了這個規律。
總之直鍊澱粉不好吃,但是健康;
支鍊澱粉好吃,但是不健康。
4、和抗性澱粉的關系。
這個文獻說:
實驗表明,抗性澱粉産率與原料中的直鍊澱粉含量成正比。
随着直鍊澱粉與支鍊澱粉的比例的提高,抗性澱粉的産率由7.61%增大至36.45%,上升4倍多。
表明直鍊澱粉與支鍊澱粉的比例對抗性澱粉的産率有顯著的影響。
總之這3種澱粉有着複雜的關系,這裡先不展開了。
5、舉個例子。
再舉個例子,據調查,直鍊澱粉老化回生後變成抗性澱粉,就很難再變回非抗性澱粉了,具有不可逆性。
據說南方的籼米直鍊澱粉含量比較高。
而支鍊澱粉老化回生變成抗性澱粉後是可逆的,再加熱,又能變成非抗性澱粉,據了解這個溫度隻需要60°溫度。
據說東北産的大米支鍊澱粉比較多,口感比較松軟,好吃。
也就是說,籼米難吃,但是健康,更适合減肥降血糖;
東北米松軟好吃,但是沒籼米健康。
六、好吃又健康的甜品前文提到說抗性澱粉一般又幹又硬不好吃,但是抗性澱粉是可以人為合成的,比如這樣:
所以,理論上是可以做出松軟好吃又健康低GI的高抗性澱粉甜品的。
七、總結一般來說(注意隻是一般規律):
1、低GI、直鍊澱粉、抗性澱粉同時存在。
這類食物升糖慢,消化慢,适合減肥,比較健康。
但是這類食物一般加工少,口感幹、硬、冷,不好吃,不容易消化,胃不好的人也扛不住。
2、高GI、支鍊澱粉同時存在。
這類食物消化快,升糖快,吃了不健康。
這類食物一般精加工的較多,口感松軟、熱乎,好吃,容易消化。
說人話就是:
難吃的澱粉類食物升糖慢,低GI,血糖友好,比較健康,适合減肥。
好吃的澱粉類食物升糖快,高GI,血糖壓力大,容易胖,不健康。
這個結論真難受呀。
八、最後瞎聊這篇隻是簡單的科普,其實這個領域在學術圈研究地已經非常深了,内容量非常龐大,隻是學術圈和生活太遠,大家平時很難了解到。
這篇可以當做一個入門索引,是閱讀了大量的難啃的文獻和網上資料後總結的。
想要認真研究的盆友可以根據文中的關鍵詞挨個搜索學習,會打開一個新世界。
最近發現貓糧工藝中還有一種低澱粉膨化技術,大概看了看也和這些澱粉的知識有關。
其實脂肪也分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很不一樣,棕色脂肪比較健康。
再比如果糖其實吃多了有害,因此水果也不能多吃,但是少吃有益的。
之前介紹NRV營養表時還提到,0卡糖可能會擾亂代謝也不健康,後來調查了一下,發現原理和二型糖尿病原理挺類似的,貓的糖尿病也是類似原理。
大概是說,雖然這些糖沒有熱量,但是人體感覺到的就是甜的糖,于是每次都會激發胰島素,但是胰島素激發以後身體又發現實際上沒有糖,于是慢慢胰島素分泌開始紊亂,以後真的有糖攝入了,胰島素卻已經麻木了,少分泌或者不分泌了,于是血糖降不下去超标了。
營養學的水還挺深的。
請勿抄襲,轉載請标明出處和作者,包括以下信息:(公衆号:貓咪研究室。作者:錢叁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