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弟子列傳通釋7?[原文]9 宰予,字子我利口辯辭①,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仲尼弟子列傳通釋7?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原文]9
宰予,字子我。利口辯辭①。
既受業②,問:“三年之喪不已久乎③!君子三年不為④禮,禮必壞⑤;三年不為樂,樂必崩⑥。舊谷既沒⑦,新谷既升⑧,鑽燧改火⑨,期⑩可已矣。” 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君子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⑪,故弗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⑫!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⑬。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義也⑭。”
宰予晝寝⑮。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⑯。”
宰我問五帝⑰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⑱。”
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⑲,孔子恥之⑳。
[原文通釋]9
宰予,字子我。他口齒伶俐言辭雄辯。
在孔子門下學習後,問道:“服喪三年不是太長了嗎!君子三年不講究禮儀,禮儀必然荒廢;三年不彈奏音樂,音樂必然生疏。上一年的舊糧已經撤下去,新糧已經收進場院裡,取火用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滿一年就可以停止了吧。”孔子說:“對于你心安嗎?”宰我說:“我心安。”孔子說:“你心安就那樣去做吧!君子守喪,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所以不那樣做。”宰我出去後,孔子說:“宰予不仁啊!小孩生下三年,這以後才從父母的懷抱中脫離出來。那服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 宰我詢問五帝的德行,孔子說:“你不是問這種問題的人啊。”
宰我做齊國臨菑的大夫,和田常一起作亂,因此被滅族,孔子為此感到羞恥。
[注釋]9
①利口辯辭:口齒伶俐言辭雄辯。利,伶俐。辯,善辯。
②既受業:接受教育後,這裡指到孔子門下學習後。既,……之後。
③三年之喪不已久乎:服喪三年時間不是太長了嗎。已,副詞,太。
④為:動詞,講究,實踐。
⑤壞:敗壞,引申為“荒廢”。
⑥崩:敗壞,引申為“生疏”。
⑦舊谷既沒:上一年的舊糧已經撤下去。沒,音mò,隐藏,存放。
⑧新谷既升:新一年的糧食已經進入場院。升,登,登場,進入場院。
⑨鑽燧改火:取火用的木頭輪過了一遍,指過了一年。鑽燧,鑽木取火。燧,音suì,木燧,古代鑽木取火的工具。改火,古人鑽木取火,所用的木料四季不同。春天用榆柳,孟夏與仲夏用棗杏,季夏用桑柘(sāngzhè),秋天用柞楢(zuòqiū),冬天用槐檀(huáitán)。各種木料一年輪用一遍,第二年按上年的次序依次取用,叫“改火”。
⑩期:音jī,一周年,一整月,這裡指一周年。
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吃美味不覺得香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旨,同“脂”,甜美好吃的食物。前一個“樂”讀yuè,音樂。後一個“樂”讀lè,快樂。
⑫予之不仁也:宰予真是不仁啊。予,即宰予。之,放在主謂短語“予”與“不仁”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
⑬然後免于父母之懷:這以後才能從父母的懷抱中脫離出來。然後,這以後。免,去掉,離開。于,從。
⑭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義也:那服喪三年是天下通行的喪禮。這是一個判斷句。為父母守墓三年,實際上隻有二十五個月。宰予問三年之喪事見《論語·陽貨》第21章,文字略有差異。
⑮宰予晝寝:宰予白天睡覺。
⑯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糞土,腐土,髒土。圬,音wū,《論語》寫作“杇”,泥工抹牆用的抹子,這裡作動詞用,把牆面抹平、粉刷牆壁。宰予晝寝事見《論語·公冶長》第10章,比這裡文字多些。
⑰五帝:相傳古代的五位帝王,其說不一。一般認為是黃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唐堯、虞舜。
⑱予非其人也:你不是問這種問題的人啊。予,宰予。非,不是。其人,那樣的人,這樣的人。
⑲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宰我做齊國臨菑的大夫,和田常一起作亂,因此被滅族。菑,音zī。夷,滅。《左傳》無宰我與田常作亂之文,但有阚止(字子我)被殺的記載。田常就是陳成子、陳恒,他與阚止是對頭,阚止受寵于齊簡公,為陳恒所殺(事見《左傳·哀公十四年》)。田常最終也沒有被夷九族。大概“阚止”與宰予的字相同,被司馬遷誤記。司馬遷這一筆,宰予永世不得翻身了。
⑳孔子恥之:孔子為此感到羞恥。恥,為……而羞恥。司馬遷不但讓宰予替阚止去死,讓宰予背負惡名,而且還煞有介事的編造出孔子對此事有“恥之”的态度。由司馬遷對此事的記載看,《史記》記載的事不全是真實的,至少關于春秋以前的曆史記錄存在不真實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