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3 10:37:18

數據顯示

截至9月18日

全國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

大中小學均已分批開學

大學裡

出現了嶄新的身影

很多手持通知書的新鮮血液

來到了他們所選擇的舞台

大學時光應該怎樣度過

“讀大學”是怎樣一種感受

未來的幾年裡将會學到什麼

踏進校門的他們

渴望獲得師長的指導

…………………………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1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115歲的中國農業大學迎來了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上,校長孫其信代表學校對2020級全體新生表示歡迎與祝賀。對學生們即将開始的大學生活,孫其信也說出了期待和希望。

第一要有大情懷。家國擔當、心懷天下的“大情懷”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延綿不絕的精神動力。當前,中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時期,道路更加曲折,任務更加艱巨。每一位學子要胸懷憂國之心、愛國之情、知農愛農,敢擔當、能擔當、敢吃苦,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要有大視野。要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挑戰,如果沒有全球化視野就很難找準奮鬥的方向,每位農大學子要在新時代放眼全球,看到世界在變、農業在變、高等教育在變,以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格局努力學習,謀劃未來。

第三要有大理想。大理想就是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堅定信仰,信仰則是支撐人們努力奮鬥的精神動力。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時代的起點要靠信仰來托舉,隻有信仰才能激發恢弘的奮鬥,幫助我們克服艱難險阻,最終到達理想彼岸。

第四要有大貢獻。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複興,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中國農業農村要實現現代化,每位農大學子都要有做出大貢獻的情懷來奉獻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學們肩負起民族複興的曆史使命,用偉大的愛國精神,為祖國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2

今年,6165名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成為北京林業大學大家庭的新成員。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安黎哲回顧了一代代北林人不懈奮鬥的曆程,希望新生們接過曆史的交接棒,為美麗中國建設事業接續奮鬥。他分享北林人求知的三境界,與廣大新生共勉。

第一層境界,“書山有路勤為徑”,努力培養“先知先覺”的求學洞察力。

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求學生涯裡,不畏艱難困苦,全身心地投身到學習中,以紮實的學識作為你們的立身之本;同時,希望你們時刻保持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求,時刻關注國際科技前沿,不斷增強學術敏感性和洞察力,争取早日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創新性的成果。

第二層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掌握“善知善覺”的求學主動性。

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求學生涯裡,能夠學會學習、善于學習,甘于寂寞、勇于探索,做到“闆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同時,也希望你們堅持學習、愉快學習,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豐富資源不斷提升自我,收獲人生的成長與進步。

第三層境界,“山登絕頂我為峰”,努力錘煉“大知大覺”的求學真本領。

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以老一輩北林人為榜樣,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努力掌握過硬的知識和本領,用臂膀扛起如山的使命與責任,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聯系,努力成為一個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在永遠奮鬥中鑄就無悔的人生。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3

日前,南開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開學典禮上,校長曹雪濤以“南開101 從‘新’出發”為題,為2020級新生帶來了開學第一課。

曹雪濤帶領全體新生一起回答了85年前張伯苓老校長的“愛國三問”。

“你是中國人嗎?”“是!”“你愛中國嗎?”“愛!”“你願意中國好嗎?”““願意!願祖國繁榮富強!”這跨越時空的問答,久久停留于南開人的心中。

民族命運、學校命運、個人命運緊密相系的奮鬥足迹。希望你們能真正讀懂南開、用心感悟南開,以南開先賢和傑出校友為楷模,陶鑄“大公無私”之襟懷、錘煉“難而益開”之意志、涵育“智勇真純”之品格,在為人為學、幹事創業的道路上永葆南開人的底色和風骨。

惟“有恒”方能“開新”。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而求達真理的過程必然伴随着堅守和付出、甚至清苦與寂寞。

你們的學長學姐中,有奔赴祖國西部建功立業者,有紮根鄉村基層奉獻青春者,有在國家亟需行業、重點領域蓄力耕耘者。這些南開人是值得你們一生學習的榜樣,希望你們堅定信念、奮鬥以成,努力成為堪當大任的中堅和脊梁。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4

日前,在天津大學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上,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與全體2020級新生一起展望未來,行笃學之路,鑄卓越人生。他勉勵學子們:“知識和理想是指引人類文明前行的燈塔,無論你們是初入大學還是繼續深造,我希望你們能夠堅定方向、拓展格局、追求卓越、砥砺前行。”

大學是窮究學理、作育人才的殿堂,大學的精神體現在對真理的無盡追求、對思想的孕育錘煉中。

家國情懷就是一個人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希望你們繼承和發揚先輩學長的愛國主義精神,牢固樹立家國情懷,你們就會有持續學習的動力,就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就會有百折不撓的毅力,這樣,你們才能在人生大道上行穩緻遠。

行笃學之路,要提升格局,拓全球視野。希望你們拓展全球視野,接納各國文化差異、汲取多元文化精髓,這樣,你們才能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厚積薄發。

行笃學之路,要追求卓越,育創新精神。成長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未成功”的經驗和“成功”的經驗同樣可貴。孤獨中的堅守,失敗後的堅持,浮躁中的堅韌就是追求卓越的“最佳攻略”。同學們,“望前驅之英華卓荦,念後起之努力追蹤”,身為時代“後浪”的你們,要刻苦鑽研、求真求實,大膽質疑、不斷超越,這樣,你們才能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中創新有為。

行笃學之路,要砥砺前行,強實踐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你們就成就了一件大事。人生之路并非都是坦途,請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5

在東北大學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上,校長趙繼代表學校,向2020級新同學加入東北大學表示熱烈歡迎。趙繼以“在大我和大愛彙聚的深處汲取力量”為題,與全體新生分享感悟。

在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曆史圖卷中,“愛校、愛鄉、愛國、愛人類”的大愛情懷始終是最溫暖的底色,給予代代學子人文滋養和精神啟迪,這是東北大學最重要的傳統内涵和育人使命,也是最具包容性的大學精神和文化精髓。

願你們心有大我,至誠報國,以務實的精神開拓前行。希望同學們錘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培養知行合一的實幹作風,不僅在課堂上、在實驗室裡打好知識基礎,奠定學術根基,而且在奮鬥中完善人格,在實踐中獲取真知。

願你們心有大愛,厚植情懷,以創新的姿态追求卓越。希望同學們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在創新發展的大潮中把握正确的航向,堅守造福社會、貢獻人類的初心,讓求善指引創新方向,求是提供創新動力,求變開辟創新路徑,站在曆史和全球的高度,吸納人類優秀文化的精華,求科學之真,修人文之善,實現自身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中國創造貢獻青春的力量。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6

東華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6500餘名本科、碩士、博士新生開啟奮進新征程。東華大學校長俞建勇在寄語中,希望學子們站在前人的肩上,用青春和夢想做帆,用毅力和恒心做槳,努力讓自己在東華的歲月裡光彩奪目,不同凡響。

首先,希望你們堅守理想和信念,心懷國家,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

我希望同學們能夠以他們為榜樣,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個人的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參與者,以理想之燈,照亮未來!

其次,希望你們增長本領和才幹,以追求卓越的精神深耕細作,實現人生的價值。

你們成長于互聯網、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時代,帶有開放、包容、多元的時代基因,對你們來說,你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但也會面臨選擇的艱難;你們享受文化的多元與繁榮,但也會面臨海量信息的甄别。我希望你們在東華找到你們的熱愛,保持求知欲、好奇心和批判精神、創新精神,樹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用你們的熱情和精力,向着更深層次、更高标準邁進。

最後,希望你們銘記責任和使命,以擔當的精神嚴以律己,做好身邊的平常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們要為自己的每一個角色負責,這也就是實實在在的擔當!踏入大學的你們,已然長大,作為人之子,你們要關愛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自己的小家扛起一份責任。作為一名大學生,你們要為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負責,以學習為天職,分秒必争,認真學習!同時,你們要響應黨和國家的号召,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希望你們從生活的細微處着手,腳踏實地,與人為善,學會自律,學會擔當!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7

上海财經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國定路校區綜合體育館及7個直播分會場舉行。約5000名朝氣蓬勃的新同學,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上海财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蔣傳海寄語新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勤學修德、追求卓越”。

希望你們在未來幾年的學校生活乃至更長遠的人生階段,能夠始終保持追求卓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态,擁有見賢思齊、知難而進的積極心态,不耽于安樂,不堕于平庸,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蛻變。

希望大家能夠将個人發展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讓青春在與時代同頻共振中綻放更大光芒,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同學們,胸懷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未來。希望你們能夠繼承學校國際化辦學的基因,胸懷世界,開放包容,充分利用學校國際化資源,注重拓展國際視野,立足時代、放眼世界,學會用國際視野觀天下,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8

“你們帶着年輕的夢想和蓬勃的活力,即将在中南開啟新的征程。歡迎你們!祝賀你們!”在開學典禮上,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萬餘名新同學們熱情喊話,歡迎大家融入中南大學,像一代代中南人一樣,筚路藍縷,接力奮鬥,不斷超越,續寫中南輝煌。

超越是中南最厚重的傳承,是中南最堅強的力量!

同學們,超越源于對青春、對生活的熱愛,源于對理想、對進步的追求,源于對祖國、對時代的擔當。

超越的底蘊就是夯實基礎。大學是人生的儲備期,良好的品行、廣博的知識、健康的體魄都是支撐人生不斷超越的基石。任何質變的爆發都來自于量變的集聚,任何碩果的産生都來自于萬般磨砺。惟有锲而不舍、打牢根基,方能跨越山河、馳騁星海。

超越的關鍵就是敢于突破。時代的發展、文明的拓展,是一次次更疊舊識、重構邊界的過程。青春是思想的活躍期,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創新思維,打破定勢,不沉湎于現有認知;需要科學探索,勇克難題,不怯步于瓶頸障礙;需要突破界面,交叉融合,不局限于既定框架。同學們,學無止境,止于至善。

超越的魅力就是蝶變升華。超越者的勝利,那是萬水千山隻等閑的豪情,那是登頂一覽衆山小的胸襟,那是不負韶華濟天下的擔當。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9

湖南大學這座學府迎來了一大波“新湖大人”,他們驕傲地站在綠蔭中央,綻放青春的奮鬥姿态!在開學典禮上,校長段獻忠寄語學子:“希望同學們在即将開啟的大學生活裡,登高自卑起,有艱辛也不氣餒、有挑戰也不畏懼、有挫折也要堅持,在青春奮鬥中施展才華,放飛夢想。”

大學階段,要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在老師指導下參與研究工作、接觸前沿領域,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科技發展時應該有你們的聲音;在國際學生交流項目中,與世界一流大學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時應該有你們的聲音;在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實習,在政府間國際合作組織實習,在國際學科競賽賽場,提升能力、增長才幹時應該有你們的聲音。大學階段,就是要向世界一流大學學生看齊,就是要敢于同世界一流大學學生同台競技,讓世界聽到湖南大學的聲音。

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從現在起就需要樹立遠大志向。立志服務人類、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引領未來,像一代代湖大先賢一樣。大學四年裡,還要把高遠志向落實到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如果立志做一流學術,就要培養學術志趣和學術能力,到一流大學交流學習,不放過每一個和一流學者交流的機會;如果立志創業,成為獨角獸企業家,就應該瞄準一個方面,多開展項目式學習,多參加創新活動;如果立志服務社會,就應該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多積累社會工作經驗。青春的理想還有很多,不論哪一種選擇,都要以報效國家為己任,以兼濟天下為榮光,仰望星空、笃行不倦,努力成就有意義、有高度的人生。

讓世界聽到你們的聲音,需要練就過硬本領。要學好每一門課程,掌握寬厚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精深牢固的專業知識,為事業發展打好知識基礎。要提高綜合能力。抓住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質疑批判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要積極投身實踐活動。參加創新創業訓練,參加社會服務活動,參加企業實習見習,參加課題組研究工作,在更加廣闊天地裡增強本領。

開學季發朋友圈句子大學(開學季金句集納)10

在四川大學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校長李言榮作了題為《學習能力是真能力》的發言。他表示,學習能力是一個人長期的可持續的競争力,更是一種生産力!他認為學習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可以鍛煉出來的,大學就是這項能力鍛煉的第一場所,可以從開放性的信息接收,底部思維的訓練,克服路徑依賴、打破慣性思維等三個方面來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

人與人之間拉開人生差距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大家比較一緻的看法最後聚焦在兩個因素上:一是胸懷,二是學習能力。的确,我們見過太多聰明無比的人,最後出息并不大,往往敗就敗在胸懷上,一般來說胸懷又與人的性格是否偏執和視野格局的大小直接相關,不過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人與人的差别主要還是來自于學習能力的差距。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長期的可持續的競争力,可以講學習能力是一種生産力!同學們,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進化、不斷進步,最寶貴的就是人與其他動物相比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無論是我們的祖先還是今天的我們不都是靠學習能力的不斷進步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嗎。學習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可以鍛煉出來的,大學就是這項能力鍛煉的第一場所。

我認為所謂學習能力其實就是你通過閱讀、交流和觀察能把别人的思想、别人的優秀、别的領域的精華融彙于你自己身上、貫通于你自己的領域,并通過消化、吸收、加工、凝練,最後升華為一種超越别人的能力,能夠在别人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更高階的思想或方法,這本質上是一種再創造能力,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創新都是消化、吸收、再創新,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所謂原始創新的确彌足珍貴,但非常稀疏少見。

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呢,我認為有三點很重要:一是開放性的信息接收,而不是封閉的、選擇性的和固定來源的信息接收;二是要有底部思維的訓練,而不是停留在淺表層觸摸問題;三是要克服路徑依賴,打破慣性思維。

…………………………

師者

傳道授業解惑

大學用師者之言

點亮了這群年輕人的人生新階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