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位于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西南距若羌縣城220公裡,東距羅布泊西岸28公裡。這座古城座落在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處。
面積:曆史上煊赫一時的樓蘭,實際不過是每邊長330多米的一個小小的城垣,城牆圍成方形,透露着與黃河流域文化觀念相通的精神。
布局:城内高達10米的佛塔,土垣造就的三間房,相去不遠出土過大量魏晉木簡、文書的西域長史府故址,一間間以木為梁架、以紅柳作牆垣的民居,都還傲然挺立在古城之中,訴說着曾經有過的曆史滄桑。自古城西北進入、東南斜出的古河道,源自孔雀河支流,這是當年樓蘭居民的生命之源,如今還依稀可辨,大略保持着當年的面目。
三間房
民房遺址
城牆:城牆已在長期的東北季風中斷離殘破。
價值:中國史籍中最早關于樓蘭王國的具體記載,見于《史記·大宛列傳》。根據記載,我們知道樓蘭是一個西域小國,建國于鹽澤邊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這裡的“鹽澤”,指的是羅布泊。到漢代史學家班固撰寫《漢書》時,樓蘭王國有1570戶人家,共14100口人,國都名“打泥”。《漢書》進一步介紹了樓蘭的生态環境:“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分國。國出玉,多葭葦(蘆葦)、枝柳(紅柳)、胡桐家胡楊)、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樓蘭古城遺址位于若羌縣境内,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裡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曆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樓蘭及繼後的鄯善王國在聯絡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樓蘭古城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旅遊景區,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未正式對遊客開放,隻能提前向文物局申請通行證方可進去。
門票需要提前申請,門票價格為3000元/人,加上遺址保護費500元/人,而其它國籍的旅客則需繳納30萬人民币方能一睹樓蘭遺迹的真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