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宇宙實在太大了,大到我們甚至想象不出到底有多大,宇宙的大小對于我們來講隻是一個抽象概念,很難具體去理解。
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也在4.3光年之外,比鄰星。即便是隻有4.3光年,人類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無法看到比鄰星的行星系統裡面的行星。也就是說,再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也看不到任何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隻能看到閃閃發光的恒星。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了解如此遙遠的天體的呢?如何得知遙遠天體的結構特征呢?
人類擁有無窮的智慧,雖然天文學家們不能直接看到系外行星,但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發現系外行星,同時分析行星的結構特征,比如說質量,體積,大氣組成,表面溫度等參數。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淩日效應”。何為淩日效應呢?
原理很簡單,恒星發出的光很明亮,行星一直圍繞恒星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肯定會擋住一部分恒星發出的光線,如此一來恒星的亮度就會稍微變暗。
天文學家們根據恒星變暗的程度,周期等可以分析出行星的相關參數。
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定局限性,距離地球比較遠的天體很難觀測到淩日效應,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另外一種方法。
我們都知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嚴謹,準确地說應該是“地球和太陽圍繞着共同的質心旋轉”,隻不過由于太陽質量比地球質量大得太多,看起來太陽就好像沒動一樣,事實上太陽是在抖動,不是很明顯罷了。
而天文學家可以根據恒星抖動的程度,周期等參數,推算出行星的質量,大小,是否是岩石行星等情況。
而對于太陽系外面的恒星,科學家還可以根據恒星發射出來的光譜分析恒星的種類,是屬于黃矮星,紅矮星還是藍巨星。利用光譜分析儀分析恒星的内部結構,而光譜對于恒星來講,就相當于人類的指紋,可以明确标識恒星的“身份證”,分析出恒星的溫度,成分,壓力,密度,亮度等屬性。
宇宙之大,有太多讓我們想不到的地方,但人類的智慧也是無窮的,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到遙遠的天體,但可以用各種間接的方式發現遙遠天體的存在,同時分析出遙遠的天體是否是宜居星球,尤其是像地球那樣的岩石行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