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傳承,形成一個獨特的工藝門類,它的特點:一,純正的紫砂材質;二,獨特的制作工藝。這兩個環節決定紫砂壺真假和好壞,看似一兩句話,然後真正了解這兩點的人并不多。
自從紫砂化工門之後,“原礦”被誇大成為宜興紫砂壺好壞的代名詞,而在真正了解熱愛紫砂壺的人看來,原礦是原礦,泥是泥,壺是壺,三者的聯系是要以技術作為媒介。這麼說,一塊好的原礦料,可以煉制成上等熟泥用以制作真正紫砂壺,也可以煉制成沖漿料用以制作通貨,原礦紫砂料要經過有心人專業練泥才能化繭成蝶。
那麼好的紫砂泥的特性是什麼?紫砂壺在遠古被稱為“砂壺”,“茶壺以砂者為上”,簡單說就是紫砂泥中各顆粒的占比和大小。從兩個不同練泥方式看各自特點,從手工練泥和機器練泥比較就很明顯看到,手工泥砂粒大而自然,顆粒可以在30目以下,砂粒多,占到很高比例,制成壺透氣性超好;而機器練泥目數一般在40目到60目,顆粒大小種類,與粉和水的配比直接影響泥料好壞。
用最好的紫砂泥是不是就一定能做出好的壺呢?答案是不一定,決定制成壺好壞還有兩個重要技術就是眀針功夫和燒制火候。在這裡插一句“為什麼不是全手成型決定好壞?”從拍泥片到拍打到一定形狀,快則需要半個小時,拍打成型的時間長短不是由熟練度決定,更重要是泥性幹濕度決定,不管是學徒或者熟練藝人,也要在泥片幹濕度允許的時間内定型好,否則一切免談。眀針是賦予紫砂靈魂,短可以用分鐘計,時間長可以達數月,如已故大師顧景舟一年的産量僅十幾把壺。黃金有價玉無價,這就告訴大家,玉質感越強的紫砂壺,才越值錢,想要紫砂壺珠圓玉潤,一定要好明針活。宜興紫砂傳統工藝的核心就是眀針工藝,遺憾的是,市場在追求全手工的浪潮中,把本質給丢了,輕質重皮的市場格局中,真正懂得宜興紫砂壺的更是鳳毛麟角。
用好泥料,好做工,就是好的紫砂壺嗎?别忘了,還有最後一道鳳凰涅磐,脫胎換骨的工序就是燒制,必須經過浴火重生,火與砂交融,燒制到就是要到結晶才能有紫砂功效,紫砂壺才能養活,才能越養越潤。遺憾的是聽到這樣說法“燒制溫度低,透氣性好,好養”,殊不知這是陶壺或泥壺,而不是紫砂壺。
用一句話概括紫砂壺好壞就是明代周高起說:“砂壺,有晶光者,最為上乘,有潤光者,上乘也,和尚光者,最為賊相”一針見血,需要生産者和消費者以求知的态度去悟懂真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