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

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6:49:22

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一、記叙文中的細節描寫方法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它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個細微的舉動、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溫柔的眼神……它們也許會讓你感念不忘;一點關懷、一點溫情、一點方便……它們也許會讓你銘記終身細節就像溪邊的花草、蝴蝶身上的斑紋,它們雖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們連綴起來,就組成了溪邊芳草萋萋、蝴蝶的纖巧秀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記叙文寫作技法)1

寫作方法有記叙描寫

一、記叙文中的細節描寫方法

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它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個細微的舉動、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溫柔的眼神……它們也許會讓你感念不忘;一點關懷、一點溫情、一點方便……它們也許會讓你銘記終身。細節就像溪邊的花草、蝴蝶身上的斑紋,它們雖然十分渺小,但是将它們連綴起來,就組成了溪邊芳草萋萋、蝴蝶的纖巧秀麗。

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兼翻譯家朱光潛說:“優秀的記叙文不盡是單單的叙事,優秀的記叙文的叙事部分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隻在撐持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氣蓬勃的葛藤花卉;這些叙事以外的東西就是記叙文中的細節;寫記叙文隻會寫叙事的梗概而不能寫其中的細節,就像隻會搭花架而不會培養滿架的繁花。”巴爾紮克說:“當一切的結局已準備就緒,一切情節都已經過加工,這時,再前進一步,惟有細節将組成作品的價值。”

确實,一篇優秀的記叙文不能沒有動人的細節,一味地平鋪直叙不能具備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的藝術張力,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難忘的往往是一些觸動人心扉的生活小節而非那些驚天動地的壯舉一樣, 一個閃光的細節,勝過許多累贅的叙述,這是寫作中“以少勝多”的妙法。閱卷專家忠告考生:“對于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注重細節的刻畫,不能一般性地陳說人物的所作所為,須知一個鮮活的細節描寫,常常頂得上千言萬語。”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識地打造一兩處精美的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細節描寫一般包括人物的語言、動作、肖像、心理描寫和場面、景物、環境描寫等。我們看一篇2008年江蘇省高考優秀作文《好奇心》中一個片段: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聾,還能眯着眼在屋裡做針線。大她三歲的爺爺便不行了,不願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麼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此文是一篇叙寫日常生活的規範的記叙文,卻能在“尺水”中“興波”,用鮮活的細節描寫展示出“奶奶”那澎湃的内心波瀾,讀來意味無窮。

一般成功的描寫語段都是客觀景物與作者主觀感情的有機結合;也都離不開作者仔細的觀察和大膽的想象;還總将形象的畫面與生動的語言結合在一起的。

如2006年上海高考一篇滿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一個片斷,描寫朋友即将分别時的情景:

我靜靜地收回腳步,夜風漸起,吹起我淩亂的頭發,我把手縮回衣袖,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長長的淚痕,在這靜靜的校園黃昏,為我悄然演繹着讓人心碎的蒼涼!

在暮色将垂的黃昏,朋友離别,不免淚眼婆娑。語句簡短,卻營造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生動畫面,“地上的影子,就像一滴長長的淚痕”,新穎貼切的比喻,深深刺痛的讀者的眼睛,這樣滿含深情的細節,沒有真切體驗是無法“創造”出來的,又怎能不打動讀者的心呢?可見,細節的力量确實是無窮的,勝過千言萬語。

那如何運用細節描寫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方法:

1.描摹個性神态,細緻刻畫

這需要我們細緻觀察事物。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緻的觀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去觀察,然後把它積累下來,作為寫作的素材。寫人要抓住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細節,寫景、狀物時,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

2008高考湖北省的一篇優秀作文《舉手投足之間》:

小時候,我愛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廚藝精湛。每每聽外公眉飛色舞地講完一段,爺孫倆都餓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腳鑽進廚房,趁外婆沒在,夾幾片剛炸好的雞排,趕忙回來和我分享,像一個小孩子。有幾次外公被外婆“人贓并獲”,隻得被外婆打手。然後我們乖乖地擺好桌子準備開飯,那個時候,真開心。

作者用“眉飛色舞”“蹑手蹑腳”“趁”“被外婆打手”“乖乖地擺好桌子”這一系列非常生活化的神态、動作的細節描寫,極為傳神地描摹了恩愛老年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傳達出無限的情思,使這一形象顯得真實,豐滿。文章能夠以情感人,得益于作者對生活的細緻觀察與深刻體驗。

還有朱自清《背影》中父親越過鐵道翻爬月台的細節:“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等,都是相當成功的細節畫人的方法。魯迅《祝福》寫淪為乞丐而不忘魂靈有無的祥林嫂的神态細節:“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隻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可以說是“畫眼睛”的絕妙之筆。《史記?屈原列傳》中描寫被流放的屈原:被發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緊緊幾句話,就把一個“忠而見疑,賢而被謗”的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的偉大形象塑造了出來,讀者就會理解屈原在既無力挽救楚國,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隻好投江自盡的悲哀,以及他對楚國國事的深切憂慮和為理想獻身的精神所感動,也會被他出淤泥而不染、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所深深折服。

2.攝取細小動作、精心錘煉詞語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不自覺地表現出的細小動作,不是克制或是做作出來的話,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習慣和修養的。所以運用動詞,對描寫對象作動态造型,是細節描寫中十分常見的方法。如有一篇學生習作《把傷痕當酒窩》:

我下樓找來了一位老人到家裡收廢品。可當他快要離開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手表不知道弄到哪兒去了。我懷疑是他拿的,便高聲呵斥,叫他還給我。父親一個箭步上前制止了我,并從他包裡拿出了我的手表。原來父親今天上班時看見我的表停了,就拿去換了一個電池。正當我準備道歉時,老人笑了……

文章中寫到“收廢品者受到精神傷害時,卻笑出了酒窩”,一個“笑”字把标題中蘊含的旨意“寬容”顯示出來了。

3.巧妙運用修辭

運用比喻、拟人、誇張等修辭格,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如《藥》中的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隻見一堆人的後背;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使人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幾乎将他擠倒了。” 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描寫一群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動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現于讀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于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幹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種強烈的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熾烈情懷,通過這一細節,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徐志摩的名作《莎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因為有“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這一對人物形象與神态的恰當比喻,使簡短的一首詩頓然變得優美動人,含蓄蘊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試牛刀一下:

1、寫一段“父親給自己錢” 的動作片段

2、寫一個人“怕辣”的細節

3、描寫“在雷雨中上學很苦”的情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