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5:49:26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2

人人都說天子腳下規矩多,老北京的老禮兒确實不少,從您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到滅了燈歇下,全躲不開個規矩二字。如今有些北京的老禮兒,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但是卻對北京人意義深遠。今兒咱們就從一個“怹”字聊聊,北京那些已被遺忘、正在消失的規矩、老禮兒!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3

怹,這個字兒讀tan (攤),是老北京人對“他”的尊稱,主要是用在對長輩、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稱呼上。根據“您”轉化而來,因為第三人稱無敬語,給禮儀交往帶來諸多不便,故用“他您”合并,造了這麼一個字。可見當時有多重視規矩和禮節!

在過去的北京城裡“怹”字和“您”字一樣是被人們經常挂在嘴邊的稱呼。也可以看出老北京人對于“規矩和禮兒”的注重。從小就給孩子們立規矩。在長輩們眼裡,凡事得有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得就是這個理兒。

1、一桌吃飯要讓長輩或者地位尊貴的人先動筷子

2、飯桌上的座位要按着年紀輩分,長輩坐主席。不過有個例外,孫子輩兒的若受偏愛,可以挨着長輩坐。夫妻一般并排坐。如果專門招待客人,客人可席于主人左右。

3、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能出聲兒。喝湯要用勺一下一下輕輕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聲音過大,被視為對旁邊吃飯人的不尊敬和沒有教養,像豬吃食。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4

4、夾菜不許亂翻菜碟兒,隻夾眼前的。在盤子裡亂翻會被大人敲手!

5、吃飯時不許筷子插在碗裡。祭奠死者時,才把筷子豎插在碗裡,所以家裡長輩最忌諱這個。

6、飯桌上不能用筷子敲盤敲碗。舊時讨飯的乞丐上門造響動,常敲讨飯瓢、拍打牛胯骨。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5

7、客人碗裡的飯吃沒了,不能問“還吃嗎”(有嫌棄之嫌),也不能問“還要嗎”(有乞讨之意),應說“再添點吧”(添與多相伴,多多益善)。

8、吃飯時不能端着碗滿處跑,也不能換位子。隻有街上的乞丐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斷變化“位置”。

9、不能用筷子直接指人。用筷子直接指人,有罵人的意思。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說,吃飯用筷子時用手指人,無異于指責别人,這同罵人是一樣的,是不能夠允許的。

說話叫人的規矩

如今北京城裡彙聚着五湖四海朋友,大家穿衣打扮都差不多,乍一瞅北京人還真不好認。但在茫茫人海裡,您茲要叫我一聲兒,從這稱呼中,我立馬就知道您是北京的!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6

1、北京人說話愛帶個“您”。一個“您”字,是習慣,也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語。把你放在我心上,便是個“您”字。在公交車上就算是兩位六七十歲的老兄妹,稱呼對方還是會用“您”…對别人也總是用您這個詞兒!

2、北京人重禮數,跟人說話、請人幫忙都是:勞駕、麻煩您、謝謝不離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7

3、糾正個錯誤,“吃了麼您nei ”确實是老北京人禮節性經常用的詞語,不過也不是什麼點兒都說。您飯點兒這麼問沒毛病,要是在大馬路上、茅廁旁邊兒上也這麼說,那可真真是二百五了!

真正走在大街上,

二位見面是先道吉祥後請安

“呦!大哥您吉祥,

我這兒給您請安啦!您家都挺好的呀?”

“挺好挺好,讓兄弟您惦記着,

您家也都挺好的呀?哪天我去府上瞧老爺子~

您瞧瞧,這聽着多舒心兒。

不像現在大街上有些孩子,

一見面打老遠就喊:

“孫賊~原來是他*的你丫挺的!”

根本是“野調無腔,缺少家教”!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8

4、北京的“京罵”也是一種文化,透着雅緻和睿智。絕對不帶髒口兒!把人損得無地自容,你卻聽不到髒口兒,被罵的琢磨過味兒來,面紅耳赤還說不出話來反駁,這才是真正的京罵。那些張嘴你丫,閉嘴孫賊的,還是趁早兒回家刷刷牙再出門兒吧!

走親訪友、接人待客的規矩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9

1、北京人走親訪友不能空手兒去,好歹拎點水果,是個禮節。

2、老輩兒講究送“京八件”,京八件分為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酒皮細八件三種。過去,遇到女兒回娘家,給長輩拜年等,都要去糕點鋪買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0

3、無論逢年過節還是平日走訪親友,裝點心盒子或者果籃兒,其種類要為雙數,四樣兒、六樣兒或八樣兒。如果送酒,要兩瓶為一提溜兒或四瓶為一提溜兒。

4、送禮有忌諱,注意禮物的諧音。比如送水果不能送梨、桑葚等。梨與離同音,意為分離,不吉利。也不送鐘表,“送鐘”與“送終”諧音。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1

5、别人給您斟酒倒茶,應金雞三點頭緻謝。别人給您斟酒倒茶,懂禮兒的人就會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輕叩三下,以示謝意。

6、做客時不能進沒人的房間。進了沒人的房間,如少了東西,自己沒法說清。

7、不能随便翻主人家的東西。随便動人家東西,毫無教養,惹人厭煩。

8、做客時主人動筷子後客人才能動,客人先動筷子則對主人不尊重。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2

9、待人接客有這麼一講兒:“酒滿敬人,茶滿送人”。進一步的說法是:“茶七,飯八,酒十分。”即勸酒時要斟滿,倒茶要倒七分,不能倒滿,滿了就是在逐客。盛飯到八分滿,過了叫“碰鼻梁”,對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講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後不再添飯的意思。吃飯的時候不論主客,應該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得用手扶着碗沿。“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3

10、不能當着人的面兒潑茶水,碗裡的剩茶倒地上,這裡轟人走的意思。

11、倒茶水時不能壺嘴對着人,被視為不禮貌,有對别人撒尿的嫌疑。

12、不反手給人倒酒或倒水,這是對人的不尊重和粗魯,表示看不起人家。

13、“七十不留飯、八十不留住”。指的是夠這歲數的老人來串門,一般是不留飯或留下住宿的,萬一吃着半截兒或第二天一早穿不上鞋,縱有千張嘴也說不清了。

行立坐卧的規矩

日常行住坐卧的規矩能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不僅是對别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4

1、坐着不抖落腿;站着不倚門;說話不高聲;不壓别人的肩膀;

2、不許斜眼看人。斜眼看人,對人極不尊重,看不起别人。

3、不許抖腿。抖腿給人的印象不好,有點吊兒郎當的樣子。

4、不許叉着腿兒站立。叉着腿兒站立,讓感覺這個人很輕浮。

5、不許當衆嘬牙花兒。當衆嘬牙花兒,顯得這個人不莊重,缺教養。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5

6、不許羅着鍋兒走着;

7、穿衣不許擄袖管兒;穿褲不許挽褲腿兒。

8、出門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

9、單獨和異性在辦公室要開着門;

10、自己東西放過道的;要為别人留出通道;

11、買豬、羊肉先買羊肉,後買豬肉,絕對不許提着豬肉進羊肉鋪子;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6

現如今,老北京的這些規矩老禮兒大多被人們淡化,但還依然保留一些精髓,為父母教育子女的家訓。然而,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同時,有不少人迷失了方向,忘了初衷。

15年火了一部老炮兒,不少小輩兒人把《老炮兒》當做真正老北京文化,讓人十分不敢認同。老北京講的是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不是流氓地痞無賴混混。單就老炮兒這個詞彙,在父輩時代家長是絕不會讓子女接觸這樣的人的。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7

這也從側面說明,如今的八零九零後雖然思想新潮,好像與上一代許多方面格格不入,但其實内心對一些老北京優秀的傳統是心存認同的。小編也希望,能夠有一部真正反映老北京精神文明的電影出現,讓更多年輕人認識老北京的精髓。

怣是表達什麼意思(怹字會念嗎飯碗裡插根筷子)18

内容源自:IN京城

編輯:老娘不想上班

更多精彩關注頭條号:老北京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