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療作為一種新型抗腫瘤的方法,近幾年進展非常快,上市的新藥讓人有些“眼花缭亂”,尤其在肺癌治療領域,靶向藥物到底是怎麼治療癌症的?是殺死癌細胞還是讓癌細胞沉睡了?好像都不是,殺死癌細胞是化療藥物的機制,沉睡呢?
靶向藥物大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原癌基因突變的小分子藥物,比如治療肺癌用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奧西替尼、克唑替尼等等, 還有乳腺癌Her-2陽性用的曲妥珠單抗,這些都是常用的藥物,二是針對腫瘤血管形成的藥物,大分子單克隆抗體,最常用的有貝伐單抗,還有安羅替尼也是這類藥物。
針對基因突變的藥物它是阻斷了癌細胞形成的通路,原來的癌細胞要代謝、死亡,新生的癌細胞又減少,腫瘤自然就減小了。因為是針對癌基因的治療所以有效率非常高,但是癌細胞形成可能存在幾條基因突變的通路,癌細胞比較狡猾,就有“此路不通另走它路”的可能,這就是耐藥。
針對腫瘤血管形成的靶向藥物沒有選擇性,使用前也不需要基因檢測,其抗腫瘤機制就是“餓死腫瘤”,多和化療同時使用,易引起高血壓、蛋白尿,容易出血的腫瘤也不适應用此類藥物,比如肺鱗癌不推薦使用貝伐單抗治療。
随着靶向藥物越來越多,專利保護結束等原因,費用也有了降低,如國産吉非替尼每月全費是1500元,病人能用上的藥才是最好的。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63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