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重禮節的優良傳統,人們日常交際中謙稱必不可少。比說皇帝自稱“寡人”,介紹自己的兒子用“犬子”,對外稱呼自己的妻子為“賤内”。這些謙稱是怎麼來的?“賤内”這個稱呼是不是對女性不尊重?
犬子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司馬相如長大後,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随着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紛紛謙稱自家兒郎為“犬子”,此後“犬子”就成為了對自己兒子的謙稱。
寡人
荊,原為植物名,枝條柔韌,可用來編織籃筐,在古代婦女還會将荊枝制成髻钗,稱為“荊钗”,是貧家婦女常用的發钗。
“拙荊”一詞的由來,出自《太平郁覽·卷七一八·钗》引《列女傳》:“梁鴻妻孟光,荊钗布裙。”意思是說,梁鴻的妻子孟光,以荊枝作钗,粗布為裙,生活儉樸。而“拙”原意是愚笨,此指謙稱“自己的”。因此,“拙荊”就被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又可稱為“拙妻”、“拙内”。
賤内“賤” 是自謙之詞,“内” 是指自己的内人,也就是對自己老婆的謙稱。“賤” 指的是自己,而不是老婆,賤内的意思是“我這個卑微之人的老婆”。
老朽老人自謙之詞。朽,衰弱衰老陳腐,以“老朽”自稱,謂自己是衰老無用之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