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采訪中,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代表對記者說,北大荒勇擔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擔,為服務國家戰略、履行國家使命而生,在非凡十年的偉大征程中,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緻力于讓“中國飯碗”裝更多的“中國糧食”。
王守聰代表表示,這十年,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高的十年,也是北大荒攻堅克難、成績斐然的十年。北大荒糧食總産從2012年的421.04億斤增長到2021年的463.11億斤,十年間提高了10%。75年來,北大荒已累計為國家交售商品糧超過10000億斤。2022年,北大荒的糧食總産将實現“十九連豐”。
王守聰代表深情回憶,2016年,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擘畫了“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産業”的發展藍圖;2018年,親臨北大荒,留下“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殷殷囑托。如今,北大荒全面完成了農墾體制改革和公司制改制任務。在體制改革過程中,北大荒的行政職能全面移交,完成了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以辦社會職能改革為重點的農墾體制改革。這是北大荒史上最為深刻的體制變革,從根本上解決了北大荒何去何從的重大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實現了曆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開創了全新的發展局面,為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高效運行的公司制制度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王守聰代表說。
脫胎換骨的成功改革,使北大荒的活力得以充分釋放、潛力得以充分挖掘、市場主體的巨大作用更加凸顯。王守聰代表表示,目前,北大荒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産業”已初具規模。特别是在糧食生産上,北大荒充分發揮集團化作戰的組織優勢和農業技術應用場景廣闊、農業現代技術到位率高、農業技術成果集成轉化快的技術優勢,創建了良種良法良田配套、農機農藝農園結合的系統化整體化集成、精細化标準化落地、信息化智能化賦能、綠色化品牌化轉型升級的“北大荒糧食産能提升密碼”,以實際行動回應的重要指示與殷切期待。
今天的北大荒,已經成為集糧食生産商、産品制造商、農地運營服務商、糧食和農産品貿易商于一體的,能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糧食競争的新型國際糧商。面向未來,王守聰代表信心滿滿地說,北大荒将在全力建成“中國農業領域航母”的征程上,加強墾地合作,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載體全面開啟北大荒“二次創業”新征程。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