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吉林全省新增本地确診病例3076例,創造了2020年武漢之後的新紀錄。其中吉林市2601例、長春市460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0例、四平市5例。此外,全省新增無症狀感染者991例,其中吉林市979例、四平市5例、長春市3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例、梅河口市2例。一天之間,新增感染者超過4000例,這個數值确實有點大。
15号上午9點之前,吉林省又新增了317個本地确診病例。
2月28号,珲春市報告了一例确診病例,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吉林省的确診數量一直在攀升,現有确診病例達到了6380個,位居全國第一。
據吉林省通報,疫情目前仍處在上升期,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吉林省将啟動全省應急指揮一級響應,争取在一周之内實現社會清零。
據我所知,吉林省已經從各方抽調人員,着手建設方艙醫院。
之前,深圳、東莞先後停運了所有公交地鐵,對小區進行圍合管理,實際上就是封城,為期7天。這幾天時間裡,要進行至少3輪的全員核酸檢測,以實現社會清零。
社會清零之後,再過14天,如果沒有新增,這一波疫情就算是過去了。
這次疫情,有可能成為深圳、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轉折點。下一步,珠三角地區不能再倚仗人口優勢發展經濟了,而應該緻力于培育各産業的高精尖技術,參與國際競争。靠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珠三角的天花闆已經看得到了。
有人說,你憑什麼珠三角的天花闆已經看得到了,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珠三角是靠人口紅利發展起來的沿海城市,但現在人口紅利已經吃完了。去年一年,擁有1.2億人口的廣東省隻吸引了3萬左右的外省人口,人口吸引力還不如浙江和湖北。
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發展到今天,必須走科技密集型的發展之路。這樣的話,産業才能升級,經濟才能實現有質量的發展。當然,不是說廣州、深圳沒有高科技企業,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但主流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還要繼續向内地疏散。
随着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流失,廣東的人口總量肯定會有所下降,跌破1個億都是有可能的。
這一波疫情也讓我感覺到,拼命做大城市規模尤其是人口規模的路子已經不能再走了。尤其是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大的城市,更應該引起警覺。
15号,國家公布了《長江中遊城市群“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降低武漢江漢區等市區的人口密度。江漢區是全國最小的市轄區之一,人口密度非常大,每平方公裡接近2萬人。這還是2020年的數據,現在的人口密度肯定超過了每平方公裡2萬人。
所以,讓中心城區過剩的人口、一般産業向新城區、城市圈擴散,讓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城市,形成區域整體發展,這才是我們未來的發展之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武漢長江新區也是非搞不可的。
有人說,以後會不會沒地方打工?其實這一點根本就不會存在。以前去長三角、珠三角打工,以後可以留在本省、本市、本縣甚至本鎮上班,工資差不多,難道不好嗎?(2022年3月16号于武漢地鐵三号線)#長春頭條##武漢頭條##發現深圳美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