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必須具備的四種屬性?一場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行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健康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對營養保健食品呈現出多元化需求,那麼如何通過科學的消費行為分析,樹立保健食品科學正确的消費觀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保健食品必須具備的四種屬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一場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行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健康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對營養保健食品呈現出多元化需求,那麼如何通過科學的消費行為分析,樹立保健食品科學正确的消費觀呢?
△山西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張佳告訴您:培養正确的保健品的消費觀
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個百分點,增長幅度為曆年最大。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在選擇保健食品應該注意些什麼,什麼是正确的保健食品消費觀。
在今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時提到,保健品虛假宣傳情況較為嚴重,成為侵犯消費者權益的重災區。
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五大套路主要包括:
1、免費贈送模式“引人上鈎”
2、假稱公益活動“冒用權威”
3、失實誇大宣傳“現身說法”
4、主打親情牌“溫情攻勢”
5、治療效果好“立竿見影”
所以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選擇保健食品時要警惕“藥到病除”、“權威證明”、“專家義診”、“免費服務”這些陷阱。
中消協也對消費者給出了保健品消費的建議,分别是:
1、長知識,莫信大話:保健品不具備疾病預防和治療功能,任何宣稱保健品治病、防病的行為,都是不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範性要求的。購買保健食品應認準“小藍帽”标識,按需自願選購,并認真核對産品批号和功能聲稱是否存在虛假、套用等問題,必要時,可通過屬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查驗真僞。
2、防忽悠,遠離這些行為:為達到誘導消費者購買保健品的目的,很多不法商家以“免費”為誘餌,采取免費試用、贈送禮品、免費旅遊、優惠養生等方式來獲取消費者的健康狀況、家庭收入、聯系方式及情感信任,進而推銷保健産品。建議中老年消費者遠離所謂的專家義診、組織旅遊、分時養生度假等保健養生宣傳、經營行為。
3、識騙局,猛戳這些謊言:不法商家往往打着惠民工程、政府補貼、消費維權等幌子對商品做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通過虛假打折、“雇托兒”、“饑餓營銷法”等手段制造“現場搶購”的營銷氛圍,甚至有的打着各種社會組織和消費維權的旗号,聲稱能幫助消費者追讨被騙買保健品款項,誘使消費者落入“連環騙”的圈套。
4、懂維權,保留這些憑證: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面,消費者不僅要做到掌握起碼的辨識商品真僞的能力,選擇正規渠道,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并妥善保留購買小票,主動索要發票,保存在線交易記錄等必要的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積極通過正規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大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維權處理:
1、和經營者自行協商
2、撥打12315向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
3、去相關行政機關進行申訴
4、在當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來源: 山西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