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22:23:17

當今,時常見諸媒體的輕生事件,在令人扼腕歎息的同時,也不禁讓我們反思:這些人為什麼要走上如此決絕的不歸路呢?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煩惱呢?

從中華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當前輕生者的心态,雖然千差萬别,但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一是失去了“天和”;二是失去了“親和”;三是失去了“人和”;四是失去了“己和”。

01 “天和”,“天人合一”與“天人相分”

“天和”就是“天人合一”,強調人與天道自然的和合為一。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念,與西方以個人本位為典型标志的“天人相分”的文化觀念迥然不同。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講究人與天的和合為一,這不僅是古聖先賢的最高價值追求,而且也構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重要基因。

《周易》中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意思是說,“聖人”是能夠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和合為一的,這一表述,充分體現了天人同構、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厭世輕生現象的文化批判)1


道家學派重要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對此,王弼注解說:“與自然無所違”。也就是順任自然、天人合一的意思。

道家經典《莊子》中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在莊子看來,天地是與我共生的,萬物是與我為一的。

以“天人合一”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強調人與天道自然的和合為一、和諧一緻,由此而生發出群體本位的價值取向,強調群體與個體之間的最佳結合、完美平衡。

(二)“天人相分”

反觀輕生的人,他們也可能很有文化,但他們的知識觀念更多的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西方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天人相分”,這與中國“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是格格不入、截然相反的。

西方自古希臘以來形成的“高揚人的個性”的文化傳統,以及由此而生發出的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對立起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相分”,這一“天人相分”的西方文化傳統,推崇個性自由解放,強調重視個人價值、個體利益,甚至把個人淩駕于宇宙自然之上。

雖然西方“高揚人的個性”的文化傳統,在特定曆史時期内,有其科學性與合理性,但是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當過分強調個性解放、個人本位時,就必然會漠視宇宙、漠視社會,随之而來的,人與宇宙自然、人與社會的整體性、和諧性就會被無情的撕裂開來。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厭世輕生現象的文化批判)2


這一“天人相分”的文化理念影響到個人的思想,必然表現為自我中心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當個人的願望甚至是奢望得不到滿足、目标無法實現時,必然會誘發個人極端行為,甚至會走上厭世輕生的不歸之路。

02 “親和”

“親和”就是崇尚孝道,家庭和諧。

儒家經典《孝經》中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誕生自父母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于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标。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于國家,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厭世輕生現象的文化批判)3


但是,自從上世紀初國人們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以來,人們熱衷于把目光轉向西方文明,以至于言必稱西方,在吸收借鑒西方優秀傳統文明的同時,不知不覺連同西方文明的糟粕也一并吞到了肚子裡,并且還食“西”不化,鬧得“拉肚子”。

西方文化觀念熱衷于探究宇宙本體、地獄天堂、彼岸來世,不管西方哲學流派如何衆多,取得的所謂成果如何豐富,還是對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之類的終極追問如何玄奧,但在中國古代哲人眼中,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第一本原,那就是,人是天生地長、父母生養的。正如儒家經典《周易》中所說的那樣:

“天地氤氲,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也就是說,在中國傳統儒家哲學觀念中,父母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追問的終極答案,離開父母而空談什麼彼岸來世、終極關懷,豈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正如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如果連活着的道理都還沒弄明白,還去追問什麼彼岸來世,這豈不是無病呻吟嗎?

因此,當輕生者們在選擇放棄生命的那一瞬間,他們有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有沒有想過白發人送黑發人是多麼悲慘、多麼揪心的一件事情?

很顯然,已經深受西方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影響的輕生者們,當然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他們所關心的隻是自己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隻顧自己的恩愛情仇,根本就不顧父母的死活!這樣的人,是何等的自私、何等的愚蠢!

03 “人和”

“人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孔子主張:“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孔子主張克制約束自己,使言行合乎禮儀,這就是仁;“從心所欲不逾矩”其實也就是既有個性的充分發展、又完全合乎社會道德的要求。也就是說,孔子強調人的社會屬性與人的個體屬性的完美統一、和諧一緻。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厭世輕生現象的文化批判)4


但是,因為深受西方個人本位主義文化的影響,有的人不但不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反而會一味的苛責他人、蠻橫無禮,卻絲毫不從自己身上找一找不足、找一找缺陷。因此,一旦陷入窘境,這種人要麼就會成為施害者,要麼就會成為受害者。

對于輕生的人,我們在“怒其不争”的同時,也要“哀其不幸”。這不幸,一方面是别人的過失造成的,這是造成不幸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也要從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禮之用,和為貴。但輕生事件中的雙方,因為相互無禮,丢掉了最可寶貴的“人和”,因此,悲劇的發生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04 “己和”

“己和”就是強調内心的和諧。實現内心和諧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保持心靈的甯靜。

《黃帝内經》中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甯靜的狀态,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達到真氣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相反,如果心浮氣躁、情緒不安、焦慮緊張,那麼精氣就會消耗,甚至耗竭消亡。

老子也十分推崇自然無為、虛靜恬淡的狀态,

《道德經》中說:“緻虛極,守靜笃。”

也就是說,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狀态的。面對世事的紛争擾攘,老子希望人的所有活動,都能夠緻虛守靜。

再比如,《道德經》中說:“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

萬物蓬蓬勃勃的生長,老子在蓬勃生長的現象中,看出了循環往複的道理,在他看來,萬物紛紛纭纭,但是最後總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處,正是呈現出虛靜的狀态。

那麼,該如何保持心靈的甯靜呢?就是要去除私心貪欲、順任天道自然,不妄作、不妄為,進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國學角度看生命的真相(厭世輕生現象的文化批判)5


反觀輕生者們,很顯然,他們的心靈是做不到“虛靜”狀态的,在西方“天人相分”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他們的内心是躁動的、不安的,更無法達到《道德經》中所講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境界。

換言之,人的欲望越多,痛苦也就越多,而人的貪欲一旦膨脹到臨界點,自然會必死無疑:要麼害死别人,要麼被别人害死。

05 摒棄“天人相分”,回歸“天人合一”

總之,通過對輕生者們失去 “天和” “親和” “人和” “己和”現象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天人相分”文化傳統中極端個人本位主義的價值取向,給國人思想帶來的戕害是空前巨大的。

因此,當前,我們必須對這一傾向認真加以反思,在借鑒西方優秀文明成果的同時,必須堅決摒棄西方文明中的糟粕,切不可一味的迷信盲從西方文化觀念,否則的話,我們受到傷害的絕不僅僅是肉體,更有可能是靈魂,而這一點,恰恰是最為可怕的。

那麼,該如何避免輕生的悲劇一再上演呢?一方面,要批判的對待西方一切文明成果,在堅持拿來主義為我所用的同時,更要堅決摒棄西方“天人相分”文化傳統所帶來的極端個人主義等糟粕;另一方面,對于我們而言,更為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揚以“天人合一”為核心價值取向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做到“天和” “親和” “人和” “己和”,因為這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和魂,隻有這樣,才能樂天知命,保全生命。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狂風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更何況人呢?

因此,對處于身心痛苦煎熬中的人來講,也應該明白“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客觀規律,因為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會過去。既然如此,又何必悲觀消極、厭世輕生呢?何妨靜待花開,最美恰是無言。

探究國學,分享智慧,弘道達人。紫天雲為您解讀國學經典,洞見大哲睿智,創造理想人生。喜歡、交流請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