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土土絨(江蘇)
針對江西省兒童醫院92名兒童貼“三伏貼”後被灼傷一事,7月18日晚,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情況通報稱,部分兒童出現皮膚瘙癢、灼痛感等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系江西省兒童醫院醫務人員在“三伏貼”輔料配制中将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調整為老姜,酒精濃度從56°提高到62°。
通報特别指出:不良反應整體可控可治。這當然令人欣慰。不過,看到孩子們被灼傷的一片片傷痕,仍然感到心痛。即使可以治好,畢竟孩子經受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治好後不知道會不會留下傷疤,影響以後的生活。更何況,這些孩子都是抱着治病強身的目的來的,很可能本來身體就不太好,讓他們這麼被折騰,于心何忍?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報中稱:此次“三伏貼”不良反應系輔料配制欠合理導緻。這令人疑惑。按常理來說,每一種藥品都有固定的配方,其中含有何種成分,每種成分占比幾何,都應該清清楚楚,不能輕易更改——改了,就不叫同一種藥了。而江西省兒童醫院的“三伏貼”,似乎并沒有什麼固定的配方,醫護人員想加點什麼就加點什麼,想多加點就多加點。
這令人後怕。人體是一台極其精密的儀器,醫學應當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三伏貼”雖然是一種外敷用的藥劑,對人體的作用或許不會那麼立竿見影,但是,根據相關媒體的宣傳,“三伏貼”能夠治療小兒反複感冒、厭食、消瘦、遺尿、過敏性鼻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腸胃炎等諸多病症,可見其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此重要的藥劑,配方卻如此随意,是不是對患者的健康太不負責任了?
當然,中醫上有辨證施治的說法,也就是針對每一個患者的情況,開出不同的藥方來治療。但是,這個過程包含了兩部分:首先,醫生要仔細地診斷患者,對患者的情況了然于心,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到第二步,即對症下藥。那麼,這個“三伏貼”有沒有經過醫生負責任的診斷,然後再針對每個患者的特定情況調整配方呢?還是說,隻是想當然地調整了一下?調整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在這麼多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做出說明?
此外,除了“三伏貼”以外,醫院對于其它自制藥有沒有嚴謹的配方和标準?制作過程中有沒有嚴格的監管?類似的随意更換配方的問題是怎麼出現的?這些問題更應該調查清楚。否則,這一次是“三伏貼”灼傷兒童,下一次,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了。
關于“三伏貼”,江西省兒童醫院還發過《【速搶】三伏貼即将開始火爆預約·亞健康/體弱多病/的孩子快來》文章,宣稱三伏貼對孩子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亞健康三類共至少14種病症“效用最好”,類似的宣傳是否涉嫌誇大宣傳?
在宣傳的時候不遺餘力,在治療的時候粗心随意,這不是一個治病救人的醫院該有的做法,倒像是一些不良商家的慣用伎倆。這樣的醫院,病人怎麼能放心地把自己的健康交給它?此外,醫院如此颟顸,相關部門的監管又為何缺位?整個過程,令人細思恐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