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簡稱“桂”,首府南甯,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廣西得名于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區屬于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其中,就平果縣來說,人口超50萬,曆史上由兩個縣合并而來。并且,2011年至2017年,平果縣連續7年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一
首先,平果縣,隸屬于廣西百色市。在地理位置上,平果縣位于廣西西南部,地處右江中遊,在東經108度18分至107度53分、北緯23度12分至23度54分之間。東臨武鳴、馬山縣,南接隆安、天等縣,西靠田東縣,北連巴馬、大化瑤族自治縣。平果縣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春秋戰國這一曆史階段,今平果縣一帶為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今平果縣屬象郡地。
二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今平果縣一帶屬郁林郡增食縣地。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争霸,該地區屬孫權建立的東吳。彼時,該地區仍為郁林郡增食縣地。晉,今縣境屬晉興郡增翊縣地。南北朝,仍屬晉興郡增翊縣地。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平果縣一帶屬郁林郡地。唐朝這一曆史階段,該地區設立羁糜萬德州(今坡造鎮歸德村)、思恩州(今舊城鎮興甯街)、恩城州(今榜圩鎮),屬邕州都督府;另設立都救縣(今同老鄉境内),屬田州。
三
五代十國時期,該地區先屬楚,後屬南漢,仍為羁糜萬德州、思恩州、恩城州和都救縣。元朝這一曆史階段,都救縣廢。今平果縣一帶依然設立果化州、歸德州、恩城州、思恩州,均屬田州路。明朝,果化州、歸德州仍沿襲,洪武二年(1369年)屬田州府。公元1440年,思恩州升為思恩府。弘治十八年(1505年)歸德州改屬南甯府。嘉靖七年(1528年)思恩府遷治武緣縣北(今武鳴縣地)。清朝時期,今平果縣一帶隸屬于廣西行省這一建制。
四
最後,1915年8月,設立果德縣,縣治在今縣境馬頭鎮,屬南甯道。1918年,設立思林縣,縣治在今田東縣思林街,屬田南道。1934年,思林縣更名平治縣,縣治移至今榜圩鎮。1951年5月14日,果德縣、平治縣合并,設立平果縣,新縣名取原兩縣名首字組合而成。1970年,平果縣隸屬于廣西百色地區。2002年6月2日,百色地區改設百色市,平果縣隸屬至今。如今,平果縣作為全國百強縣之一,總人口約為52萬人。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