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培業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每一次政策的風吹草動都足以讓市場草木皆兵。
7月23日,針對教培行業監管的“雙減”文件(中辦發{2021}40号文件)在坊間流傳。 該文件不僅限制校外培訓機構組織學科類培訓的時間,還嚴禁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與資本化運作,也禁止上市公司通過資本運作變相突破。
當天,港股在線教育股集體下挫。截止收盤,新東方收跌40%,盤中股價一度腰斬,創下曆史最大單日跌幅記錄;新東方在線收跌28%、思考樂教育跌近29%,卓越教育集團跌21%。美股教育中概股盤前也出現集體跳水。好未來、新東方、高途集團盤前曾暴跌近50%。
不過,最新消息是,據财新網報道,上述文件已正式落地,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市級地方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均确認,已收到相關文件,正據此開展監管工作。
校外市場培訓總量将減少
據上述文件,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此外,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
這對校外培訓機構,特别是以K12教育培訓為主的機構将是一個重大打擊。此前,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談到相關話題時,對南都記者預測:“校外培訓市場總量将減少,未來培訓機構會規範化推進,校外非正規培訓機構将被加速淘汰。”
他也認為,校外培訓機構應該是學校教學的補充,要規範其運營,強化校内教學,但政策不會一棍子打死,未來線上教育将是校外培訓機構的主流模式。
可能有公司去避稅地設立主體上市
上述文件也提到,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産。
這意味着,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上市之路不會那麼容易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産業研究所副所長餘淩曲對南都記者表示:“起碼在A股上市是不行了,不排除有些機構在避稅地設立主體在美股或港股上市。如果在避稅地設一個主體,作為境内實體的母公司,然後境外主體在美國上市,監管的難度會增加。”
那麼, 如何更有效地監管?他以房地産行業為例:“其實很多房企選擇境外發行美元債,也是避開國内限制的一種方式。”
不過,餘淩曲建議可以對資本出入境再加一道管制,即便可以境外發行股票、債券或者借貸融資,但隻要國内主體是教育培訓機構,就可以拒絕資金進來。
他補充道:“另外,對上市公司的規定,也将上市公司涉足學科培訓的路給堵死了,他們難以再通過資本運作變相突破。”
抑制資本在民生領域的壟斷
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則對南都記者表示,該政策跟前一段時間打擊互聯網巨頭、學區房等其實是一個思路和政策線,“是要防止資本的長期滲透和壟斷,以防範教育的過度商業化和産業化,保持教育的公平和公益性屬性。
“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的背後是資本,資本的訴求就是壟斷,攫取巨額的暴利,他們希望把市場上最好的老師招募旗下,希望學習他們課程的孩子成績特别好,當然學費也是越貴越好。要實現這個想法很容易,幾輪融資就有幾個億,就能用高薪獲得最優質的老師和教育資源,“ 陳洪斌說,在很多民生領域,尤其是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不能被資本這樣去滲透,要實現教育的公平,避免資本的壟斷。
他判斷,接下來還會更多類似的政策出來,以抑制資本在一些重要民生領域内的延伸甚至是控制。
不少教培機構将轉型?
政策監管一直是懸在教培機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也并非教培市場首次受到政策的影響。此前,5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海澱教委即将出台“雙減”政策,且随着新政出台,校外培訓機構将面臨假期不得上課,學科類和素質類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上市,教育培訓機構不得做任何廣告。受此消息影響,跟誰學、好未來和新東方等中概在線教育股當天開盤大跌。
不過,海澱教委次日辟謠稱, 2021年5月24日網上出現的“北京市海澱區教委開會,教育機構暑期不許開課”等不實消息,系某培訓機構員工将其内部溝通群中部分聊天内容未經當事人許可外傳所緻,該機構及當事人并未參加5月23日的會議,其聊天内容系個人分析和推測,并非海澱區教委官方發布。
事實上,今年以來,監管層對校外培訓機構頻頻出手。4月25日,因涉價格違法、虛假宣傳等行為,高思、學而思等四家校外培訓機構被北京市場監管局通報,并被頂格罰款50萬元。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指出,要全面規範管理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對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财、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機構,要嚴肅查處等。
可以預見的是,上述“雙減”文件一旦正式落實,風起雲湧的在線教育業将迎來巨震,資本退潮,泡沫被擠出,一大批教培類機構也将面臨轉型的命運。
采寫:南都記者 王玉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