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0:31:50

《易經》是中華曆史上的一部奇書,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相傳是伏羲發明了八卦,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裡,推演出了《周易》,後來孔子又寫了十翼,組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易經》。他的思想影響中國數千年。其中有200餘條成語出自于《易經》,常見的成語也有幾十個,這裡選取20個常見的成語來分析。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出自易經的20個成語)1

1、自強不息

【出處】《易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釋義】自強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銳意進取,頑強拼搏,有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不斷努力,不斷精進。

2、厚德載物

【出處】《易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釋義】厚德載物提倡的是一種寬容精神,它要求一個人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像大地承載萬物、生長萬物那樣。大地承載一切物質,不論是潔淨的,還是污穢的。厚德載物者度量寬宏,有足夠的胸懷可以包容小人,包容小人行徑,甚至能夠包涵仇人,能夠感化仇人。

3、滿腹經綸

【出處】《易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釋義】經綸:治理絲縷,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滿腹經綸形容人有才學,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4、否極泰來

【出處】《易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象曰:天地不交,否。”《易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釋義】“否”、“泰”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謂之“泰”,不交謂之“否”;“泰”則亨通,“否”則為不通、失利。意思是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 義結金蘭 / 金蘭之友

【出處】《易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釋義】上段話實際上形成了兩條成語:一條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力量很大,像鋒利的刀劍一樣能斬斷銅鐵,後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喻指緊密團結,力量無敵;兩句都取最後一個字就是“金蘭,指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結拜兄弟。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出自易經的20個成語)2

6、謙謙君子 / 卑以自牧

【出處】《易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釋義】謙謙君子指謙虛謹慎、能嚴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謙卑自守。牧,管理。

7、出神入化

【出處】《易經·系辭下》:“精義入神,以緻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釋義】神:神妙。化:化境,極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

8、剛柔相濟

【出處】《易經·系辭上》:“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釋義】剛強的和柔和的相互補充,使恰到好處。注重和諧、協調、平衡,做到不偏執、不過激。

9、革故鼎新

【出處】《易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釋義】革:《易經》卦名,意為變革。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革故鼎新,意為破舊立新,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10、群龍無首

【出處】《易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釋義】首:頭,引申為領袖。願意是指一群龍圍成一個圓圈,沒有一個領頭的(圓環沒有前也沒有後)。後來比喻衆人會集,沒有領頭人,無法統一行動。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出自易經的20個成語)3

11、見機而作

【出處】《易經·系辭下》:“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釋義】見機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當的時機就立刻行動。

12、安不忘危

【出處】《易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釋義】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13、履霜堅冰

【出處】《易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

【釋義】履霜堅冰釋義是行走在結霜的大地上,便會想到結堅冰的寒冬即将到來,比喻事态逐漸發展,将有嚴重後果。

14、物以類聚

【出處】《易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釋義】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指壞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結在一起。是一個貶義詞,一般形容不好的聚集。

15、匪夷所思

【出處】《易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據常理所能想象的。

易經裡有什麼好的成語(出自易經的20個成語)4

16、改過遷善

【出處】《易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釋義】改過遷善是指發現錯誤就改正,見到善行,就去模仿,使之變成自己的。同去惡就善。

17、觸類旁通

【出處】《易經·系辭下》:“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釋義】觸:碰,遇到;旁:别的;通:懂得。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

18、殊途同歸

【出處】《易經·系辭下》:“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義】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19、見仁見智

【出處】《易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釋義】對同一事物,因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緻,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簡作“見仁見智”。

20、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出處】《易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釋義】積善:積累善舉,指經常做好事。餘慶:遺留福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于子孫。也就是所謂善有善報。

【飛仙時空】傳播儒道佛國學傳統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