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即為「出暑」的意思,終于可以和高溫夏天說再見了!
▲南方的朋友有盼頭了|圖源微博
處暑這天似乎很多地方都有吃鴨肉的習俗,有句俗語叫「處暑送鴨,無病各家」。雖然這個說法不一定有确鑿的理論依據或者是科學依據,但秋季正好是鴨肉最肥美的時候,營養、滋補價值很高;同時秋季比較的「燥」,鴨肉性寒,可以有潤燥的好處,所以鴨肉本身就是不錯的秋補食材。
而且不管是鴨頭、鴨脖、鴨肉、鴨掌、鴨腿……但凡與鴨子有關的,包括内髒,基本上都好吃的。今天,咱就一起來看看我國各地五花八門的鴨鴨美食。
家常啤酒燒鴨
在南京,鴨食舉國聞名。
一是因為南京周邊的水域水草豐茂、環境宜人,非常适合鴨子生活。二是因為南京人實在太喜歡吃鴨子了,各種研究琢磨,于是江湖有雲:「沒有一隻鴨子能活着離開南京」。因此,有記載:「金陵所産鴨甲于國内,如燒鴨、醬備鴨、白拌鴨、鹽水鴨、鹹鴨、闆鴨、水浸鴨之類,正四時各擅其勝,美不堪收。」
鹵菜店的鴨食|圖源©大衆點評
像今天這樣的日子,下班一定得去排隊za點鴨子。那些遍布在大街小巷的鴨子店,也已經成為南京美食特色之一了,來南京旅遊的朋友,也都會選擇一家老店排隊買點烤鴨、鹽水鴨吃吃,順帶再真空打包點帶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
除了鹵菜店裡的各式鴨子,南京還有一碗鴨血粉絲湯也是心頭好。以整鴨熬出濃郁芳香的湯底,加上滑嫩的鴨血、柔韌的鴨胗、爽滑的鴨腸、綿軟的鴨肝,鴨中寶貝一碗端,搭配Q彈有嚼勁的粉絲和辣油,吃一口永遠忘不了。
配料豐富的鴨血粉絲湯
提起南京鴨食,那就不得不說北京的烤鴨。北京烤鴨現烤現切,烤成的鴨子外皮酥脆,肉層豐滿,油而不膩,蘸上甜面醬,再加上蔥絲、黃瓜,放在荷葉餅皮上包起來,每一口都很滿足,片下鴨肉的鴨架也是一道菜,可以椒鹽可以炖湯,或者很多老北京更喜歡打包帶走,帶回家自己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除了這兩個地方的烤鴨,熏烤鴨肉的吃法還有很多,比如福建樟茶鴨、廣東燒鴨、安徽紅皮鴨子等等,這樣做出來的鴨肉香味特别濃,可以搭配餅子等面食吃、或者泡在冒菜、湯泡飯裡,越吃越香。
美味烤鴨飯|圖源pixabay
鴨子用來炖煮也是色香味俱全,比如福建的傳統美食姜母鴨。
記得很早之前本編初聽「姜母鴨」這個名字,還以為隻能用母鴨來做這道菜,其實真正的斷句應該是姜母、鴨!福建人把三年以上的老姜稱為「姜母」,覺得有驅寒祛濕的功效。寒性的鴨肉加入老姜剛好中,所以姜和鴨肉是絕配。
在福建特有的砂鍋裡,半幹的老姜片鋪在鍋底,然後把整隻鴨子放進去,倒入混有麻油、老抽、蚝油的獨門秘制醬汁,一鴨一鍋,爐火燃起。經過高溫淬煉的姜母鴨,混合了鴨油和麻油的香,鴨皮甜甜糯糯的,鴨肉酥爛到脫骨,特别是鴨油在炖煮過程中逼出來特殊的香味,和砂鍋裡的秘制醬料融為一體,用來拌米飯味道超贊。
在廈門吃到的香噴姜母鴨
注重養生的廣東人,在注重食補的秋天,自然也不會放過适合煲湯的鴨鴨。茶樹菇、筍幹、黃皮、冬瓜…都是煲鴨湯的好搭檔。
用來煲湯的鴨子最好選用老鴨,也就是生長期限為一年以上的鴨子,肉質較老,但脂肪含量少,用來煲湯不容易有腥氣。在清洗鴨子的時候,也要将鴨子腹腔裡的血塊、筋膜徹底清除,翅膀、腿根部位的容易忽略的零星鴨毛也要拔除幹淨,這也是保鴨湯不腥的基礎要素。煲鴨湯,不建議放很多的香料和調味料,放點姜片來去腥中和鴨肉的涼性就行了。
在湖南,還有一道招待親友必備的永州血鴨。鴨血褐黑锃亮,黑裡透紅,口味香辣,鹹鮮适口,佐酒下飯均宜。
這道菜鴨血的處理是重中之重,在殺鴨時将鴨血留于碗中,要不停的攪拌防止結塊。接下來把切成很多小塊的鴨肉放鍋裡,大火翻炒,等鴨肉熟後,可把準備好的姜、豆子、花生、辣椒等放入繼續翻炒,快出鍋的時候,把鴨血倒進來,邊倒邊炒攪拌,使鴨血與鴨肉黏合相融,保持鮮香之味,待鴨血熟後變成黑紫色或醬紅色,就可以出鍋了。
永州血鴨的做法在永州各縣區有着細微的區别,但重要性是一樣的,宴請的飯桌上永州血鴨絕對是标配。
永州血鴨|圖源紀錄片《湘當韻味》
秋天肥美的鴨子,還有很多很多吃法,比如海南白切嘉積鴨、廣西檸檬鴨、 四川甜皮鴨、上海八寶鴨、蘇式醬鴨、湖北鹵鴨貨、湖南醬闆鴨…歡送夏日,是時候來一隻鴨子解解饞了!
你喜歡的鴨子美味是什麼呢?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