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3:05:00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道不同不相為謀)1

中國有兩個詞形容得很好,一是“一點就透”,二是“對牛彈琴”。思想境界、認知度、興趣愛好相同的人,無須太多言語,有時一個詞、一句話就會讓人心領神會,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思想境界、認知度、興趣愛好相差很多的人,你講再多的道理,一點用也沒有,有時一不小心反而會被帶到溝裡,對牛彈琴也沒這麼費神。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道不同不相為謀)2

中國古人說話言簡明了,對上述兩種現象歸納一句話概之:“道不同不相為謀”。道是什麼?換成現代語言就是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于是,便有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結果。興趣、愛好、三觀不同的人是很難相處,即使在一起也是很難受或是勉強應付,所以俗話說:“人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為什麼有些人會漸行漸遠,有些人卻越走越近?那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閱曆、認知度、興趣、愛好各不同,每個人的思想境界、情商、智商、悟性差異很大,随着時間和經曆的變化,人的三觀都會有所變化。共同點多的人會相互吸引在一起,不同點多的人會相互排斥,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成了自然現象。因此,做人,心态要好些,不是漸行漸遠的朋友不好,而是你們相同點少了,不必相求,順其自然,各自安好。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道不同不相為謀)3

我這些年喜歡上了戶外運動,隻要有閑暇時間就走出去,遊曆了不少名山大川,開闊了眼界,增強了體力,收獲頗豐。一次,和以前的老友喝酒,其中一個老友一直說我出去旅遊不值得,有這些錢還不如弟兄們喝個小酒,旅遊有什麼意思?我無語了,不想說話,更不想辯解,因為我知道說也沒用,我們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必敵視或诋毀對方。興趣、愛好不同,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你喜歡讀書,他喜歡跳舞,各自做各自的,隻要開心快樂就好。人與人之間應該像國與國之間,求大同存小異,不要把自已的觀點強加給别人,應該多包容、多體貼。沒有共同語言了,漸行漸遠,各自走進各自的圈子,是對對方最大的尊重。沒必要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觀點,争得面紅耳赤、惡語傷人。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道不同不相為謀)4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跟一個三觀不同的人争論一個觀點,就如同一個傻子跟一個神經病争論,争論的結果是倆人都不正常。《子貢問時》裡記載了一個故事,很令人深思。一日早上,子貢正在院内掃樹葉。一位綠衣老者進來,問子貢是孔子嗎?子貢說,你有什麼問題要請教我的老師?

綠衣老者說:“我想請教一年有幾季?”子貢一聽這麼簡單的問題,便笑着說:“這個問題我知道,一年有四季”。子貢覺得自己的回答很完美。誰知綠衣老者聽後卻氣沖沖地說:“不對,一年隻有三季!”

子貢一聽,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真是可氣。于是,便和這位老者争論起來,一直争論到中午也沒有結束。孔子聽到聲音,走了過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聽後,并沒先回答問題,而是先觀察了一下老者,然後說:“一年的确是三季。”老者聽後,大笑而去。子貢卻疑惑不解,等老者走後,子貢問老師:“這與你教的有别呀,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這一年到底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子貢不知為何老師又這樣回答,孔子說:“我剛才仔細觀察老者,他一身青衣,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春天生,秋天亡,一生隻經曆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他的一年就是三季,你跟這樣的人争論會有結果嗎?你若不順着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地走嗎?”這麼一說,子貢瞬間明白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配圖(道不同不相為謀)5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同層次的人、不同境界的人也無需争論,因為高度不一樣,觀點就有可能大相徑庭。不要企圖去改變一個人的觀點或看法,很多情況下是徒勞無功的。不如找個志同道合的人,随心聊聊,話和明白人說,事與踏實人做,情同厚道人談。

道不同不相為謀,人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停地變,每個人都在變,所以人生的路上,分分合合是常态。正如蘇轼在一首詞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生就是一路上相遇,又一路上分别,不必強求,緣來人聚,緣去人散,發自内心,順其自然,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