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地理必修二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地理必修二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3:00
知識點
  • 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位于中國的南部,西側為印度洋(孟加拉灣),東側為太平洋(南海)。

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②地形南北走向、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即中南半島的山脈與河流,整體為南-北走向,山脈、河流相間分布。

③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其中湄公河和紅河注入南海。

地理必修二氣候對農業的影響(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1

圖1 中南半島的地形與河流


例題

如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完成5~7題。

地理必修二氣候對農業的影響(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2

5、圖示區域西部沿海地區降水豐富,主要是由于( )

A. 反氣旋頻繁過境

B. 受沿岸寒流影響

C. 東北季風受到地形擡升

D. 西南季風帶來豐沛水汽

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風力堆積

B. 風力侵蝕

C. 流水堆積

D. 流水侵蝕

7、下列選項中,符合乙地農業地域類型特點的是( )

A. 機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經營方式粗放

D. 糧食單位面積産量低

答案:D、C、B

精講精析:(1)分析降水的影響因素。①從圖中海陸輪廓、經緯度可知,該地為亞洲的中南半島;②該地區西部臨近印度洋,夏季時盛行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暖濕氣流,并且西部為迎風坡,因此降水較多,選項D正确。

(2)分析甲地地貌的成因。①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處,為河口三角洲;②湄公河入海時,地形平緩,并且受到海水的頂托作用,因此河流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河口三角洲,因此選項C正确。

(3)分析乙地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①該地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為季風水田農業,農田地塊小,機械化水平低,精耕細作,糧食單位面積産量較高,選項A、C、D錯誤;②該地為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即降水的時間分布不均,因此水利工程量較大,選項B正确。


總結
  • 季風水田農業

本節例題的難度适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經緯度和海陸輪廓,判斷該地的位置(中南半島),進而确定降水的影響因素(西南季風);②根據甲地的位置(河流入海口),分析地貌的成因;③分析乙地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并分析其特點。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季風區,以種植水稻為主,其中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産國。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主要有:

①小農經營。人均耕地較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種植;

②單位面積産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細作,稻田的單位面積産量很高,但農民大都留作口糧,出售較少;

③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田塊支離破碎,各個田塊的面積較小,機械化生産難以開展;

④水利工程量大。季風水田需要足夠的灌溉水,但季風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季節降水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因此需要建設較多的水利工程設施。

地理必修二氣候對農業的影響(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3

圖2 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