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花間派鼻祖,稍懂中國古典文學的人,都知道說的溫庭筠。這家夥從小就是天才,三歲就能吟詩作對,不知羨煞了多少人家父母。遺憾的是,他一生為才所累,懷才不遇。主要原因是他恃才傲物,不把權貴放在眼裡,還寫詩詞譏諷。
溫庭筠曾多次參加科考,但屢考不中,這更讓他憤世嫉俗。他才思敏捷,有溫八叉之稱。這八叉,本來是說他八次叉手,即成八韻,詩也就寫出來了。但是,後來有人據此推測溫庭筠長的很醜,八叉也就變成了相貌醜陋的代名詞了。
在溫庭筠生活的年代,他的文名很大,跟李商隐齊名。但比李商隐放蕩不羁,不受世俗約束,似乎看得更透。而實際上,在骨子裡,他一樣渴求功名,渴望有一天憑借過人才華治國平天下,隻是,風雨飄搖的大唐,已經不能為他提供這樣的平台了。
很多人都認為溫庭筠放蕩不羁,放棄了功名,其實根本不是,除了從他不斷參加科舉可以看出來外,他過五丈原寫的一首詩,完全反映了他的這種思想,隻不過是借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對劉禅的嘲諷間接表現而已。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溫庭筠的這首《過五丈原》:
鐵馬雲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卧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谯周是老臣。
隻讀一遍,就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慷慨悲壯,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出自一個專寫豔詞的花間派鼻祖筆下。可見,溫庭筠平常寫的那些詩詞,不過跟喝酒一樣,用于麻醉自己罷了。這首,才是他真實思想的表現。
這首詩,前四句全部寫景,最大的特點的跳躍性,首聯寫春,蜀漢大軍壓境,氣勢雄渾,兵鋒直指長安。這是何等的氣勢!
颔聯立馬跳躍到了秋,函谷關西,鼓角齊鳴,卻不想将星隕落在渭水之濱,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已然不再。
一聯之中也是如此,第三句寫白天,第四句就寫到了夜。詩人選擇了幾組畫面,寫出了諸葛亮生前最後一百多天運籌帷幄,未捷身死的悲壯。
首的後四句全部議論,但不是空乏而論,而是由景引出,以曆史事實為據。卧龍再忠心耿耿也白搭,統一的大業還是無法完成。隻留下神龛裡的遺像默默無語,從此,蜀國也隻能任谯周這樣的人擺布而亡國了。
這首詩,惋惜諸葛孔明大業未成,譏諷谯周劉禅的亡國,何嘗又不是在寫自己懷才不遇和晚唐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呢?
讀到寫諸葛亮的詩,我們總是會想到杜甫的《蜀相》,在寫諸葛亮的詠史詩中,被公認為第一。但是,後世也有人不服,認為溫庭筠的這首詩直追杜工部,我覺得真的可以比肩。
在杜甫的詩裡,老臣是諸葛亮,是贊頌的對象,而在溫庭筠的詩裡,老臣變成了譏諷的對象。可以肯定,溫庭筠在寫這首詩之前,一定是熟讀成誦杜甫的《蜀相》的。有這首詩在前,溫庭筠還敢寫,本身就表現了他的自負。
下面,我們也來一起欣賞一下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讀後便知,這兩首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有不少相同之處的,都是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惋惜與感歎,都曲折的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平生不得志的憤懑。
杜甫這首詩,前兩聯記行寫景,灑灑脫脫;後兩聯議事論人,忽然變得沉郁。全詩由景到人,由尋找瞻仰到追述回顧,由感歎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豪邁。特别是最後兩句,極易引起人的共鳴,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無數英雄豪傑,因壯志難酬而悲憤地長吟這兩句詩!
這兩首詠懷諸葛亮的詩,我都非常喜歡,常常反複吟詠,有時竟然情難抑制,淚流滿面。可見這兩首詩的藝術感染力之強,有着撞擊心扉的力量。
不知道朋友們對這兩首詩有何見解?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