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高校垃圾分類方案和措施

高校垃圾分類方案和措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1:14:40

高校垃圾分類方案和措施(校内垃圾四分法)1

實驗二小平谷分校“護桶小衛士”用餐後監督廚餘垃圾投放

高校垃圾分類方案和措施(校内垃圾四分法)2

實驗二小平谷分校課間班級垃圾分揀員将可回收垃圾投放到樓道垃圾桶

高校垃圾分類方案和措施(校内垃圾四分法)3

宣師一附小同學們開展“垃圾分類拍了拍我”的互動小遊戲攝影/本報記者 楊益

2020年9月7日,大峪二小五年級三班的教室内正在上一堂特殊的“垃圾分類課”,同學們将“垃圾分類達人”李詩雅圍住,李詩雅正在給同學們展示她用早餐剩下來的廢舊牛奶盒制成的收納盒,分上下兩層,上層“水晶蓋”用膠帶覆蓋綁住,當做可擦寫畫闆,下層設置4個小抽屜,用于收納零碎小文具。在學校“紅領巾回收站”,類似李詩雅這樣用廢舊報紙、可樂瓶、易拉罐等做成的創意作品還有很多,垃圾變廢為“寶”成了每個同學生活中的習慣。 開學20多天以來,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多所學校,近距離接觸校園垃圾分類的現狀和那些樂在其中的“分類小達人”們。

觀察1

校園内垃圾桶怎麼擺放?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實施四個多月,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随着本市各個中小學平穩有序開學,校園内的生活垃圾分類也都提上了議事日程。在《條例》的原則性框架之下,校園中垃圾桶站的設置、回收方式和居民小區相比較更加突出因地制宜的特點,并有其特殊之處。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居民區中“四分類”的垃圾桶一般都集中放置在一起,但學校和居住小區的垃圾構成不同,需根據學校特點因地制宜擺放。北青報記者走訪多所學校發現,每間教室、教師辦公室内都會并排放着兩個垃圾桶,一個為“可回收垃圾桶”,一個為“其他垃圾桶”。打開可回收垃圾桶桶蓋,裡面是同學們寫完練習題後丢棄的廢舊紙張、廢舊礦泉水瓶,其他垃圾桶裡則是擦手擦嘴用過的濕紙巾、餐巾紙等。據學校介紹,廚餘垃圾一般都不會在教室、辦公室内日常中産生。

至于學校中的有害垃圾,雖然量并不是很多,但因為其特殊性,一般被放置在校門口、校醫務室外等能夠被保安、校醫監督到的地方。在有害垃圾桶裡有壞掉的燈泡、燈管、打印機空墨盒、廢舊電池等。對校園裡有害垃圾的管理,各學校尤為重視。“對于有害垃圾,我們不會讓學生直接接觸和管理,都是由學校實驗室、後勤的專管員老師來做,因為這部分垃圾都是學校日常工作消耗運行中産生的,孩子們在垃圾分類實踐中不會涉及。”實驗二小平谷分校副校長李強介紹說。

觀察2

校内廚餘垃圾咋運輸?

廚餘垃圾在居民社區的垃圾産生量中占比很高,而校園中的廚餘垃圾有什麼特點呢?據觀察,首先,在廚餘垃圾桶設置上,學校有自己的考量,會按照師生的就餐地點設置。比如豐台五小、定慧裡小學等在教室用餐的學校,就在每天午餐時段将廚餘垃圾桶帶到各教室或樓道中,午餐用完後,由食堂專人将廚餘垃圾收走。而朝陽實驗小學、密雲區馮家峪鎮中心小學等都是在食堂就餐,因此餐廚垃圾桶就設在食堂裡。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秋冬季校園裡的落葉也變多了一些,這些枯草落葉都應歸類為“廚餘垃圾”,因此不少學校也在操場、通道設置了臨時廚餘垃圾桶。

北青報記者在多所學校走訪時發現,大部分學校在教室内都全面禁食零食和水果,所以廚餘垃圾主要來源于廚房和食堂,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食材加工過程中産生的根莖和殘葉,另一類是肉類食品的骨頭和水果皮核,在 “光盤行動”的背景下,不少學校的剩菜、剩飯都已經較為少見。如實驗二小平谷分校本周二中午的夥食,由于有土豆絲、肉炒芹菜、胡蘿蔔、雞腿以及餐後的水果橘子,因此廚餘垃圾桶裡可以看到土豆皮、芹菜葉、胡蘿蔔皮和根等,而飯後廚餘垃圾桶裡又多了雞腿骨頭、橘子皮、橘子核等。

在廚餘垃圾的清運處理上,學校也與社區不同。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廚餘垃圾每天由學校定點、定員、定時投放,再由所在區的專業環衛運輸隊上門清運,已經形成一套标準的操作流程。比如,定慧裡小學早上6點鐘學生還沒到校的時候,海澱區環衛五隊已經派垃圾車到學校進行收運。馮家峪鎮中心小學是寄宿學校,垃圾在學生們晚飯後收運。豐台五小每天上午11點半前會将當天上午和前一天下午産生的廚餘垃圾進行清運。

北青報記者調查統計發現,學校裡不同垃圾的占比大體為以下這一比例:可回收垃圾占比最高,約占40%;廚餘垃圾20%;其他垃圾35%;有害垃圾約占5%。

觀察3

校内垃圾分類教育形式有哪些?

新版《條例》第十條明确規定,教育部門應當将生活垃圾減量、分類、處理的知識納入中小學校及學前教育教學。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的各個中小學校,師生對垃圾分類已經達成了共識,學校通過微信公衆号、展闆、樓道滾動屏幕等多種形式科普垃圾分類知識;也有不少學校讓學生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宣傳監督中。比如,人大附豐台學校小學部、朝師附小本部校區、房山區良鄉第四小學等學校設置了專門的垃圾分類引導員,推廣垃圾分類的知識。

垃圾分類在新學期也成為各學科老師們的教學“新素材”。定慧裡小學五年級進行了用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美術、科學、音樂六個科目的跨學科實踐《 垃圾分類,我準備好啦》。朝陽實驗小學開發了《垃圾分類我能行》的實踐性課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将學習的課堂搬到自然和社會中,引導學生建立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産生社會責任感。

為了讓小同學們加深垃圾分類知識印象,不少學校也自編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有毒有害紅桶桶,可回收的藍桶桶,廚餘垃圾綠桶桶,其他垃圾灰桶桶……”在密雲區季莊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平谷分校、宣師一附小等學校,自編垃圾分類兒歌成為學校裡的“最流行”。

同學們還将垃圾分類知識帶到了生活中。房山區良鄉第四小學一年級7班的劉天意精心錄制了科普視頻,變身“小老師”,通過投放垃圾品類小卡片的方式為社區居民義務講解垃圾分類小常識,受到社區居民的頻頻點贊。豐台五小四年級7班葉盈杉錄制了十多個短視頻發布在網上,讓更多人了解了垃圾分類。

對話

垃圾管理員校内怎樣行使“監督”職責?

對話人: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三(1)班學生 周熠然

北青報:你憑借什麼成為了學校的垃圾分類小小宣傳員?

周熠然:由于暑假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我認識了我家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員阿姨給了我一本垃圾分類宣傳冊,我将裡面的分類知識全部都背了下來,還上網搜集了關于紅、綠、藍、灰四類垃圾分類桶的知識,同時手繪了“垃圾分類小報”和“垃圾分類宣傳畫”。我憑借暑假的努力和實踐,被同學們選為學校的垃圾分類小宣傳員,負責将紅、綠、藍、灰四類垃圾的分類知識講給更多的同學們聽。

北青報:成為小小宣傳員後,你是如何對同學們的垃圾分類進行監督的?

周熠然: 我們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有文明志願崗,每個“志願者”負責的位置不同。比如我,是整個年級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天的課間10分鐘,我都會對整個三年級同學倒垃圾的情況進行監督。剛開學的那幾天工作量挺大的,因為不知道同學們什麼時候倒垃圾,所以幾乎每個課間我都要在樓道的分類垃圾桶旁盯着。經過一周的時間,我大概摸索出了每個班垃圾量的規律,并且和固定投放垃圾的同學們“約”好了,在中午午休時或者晚上放學後集中投放垃圾。

北青報:遇到混投或者分類有錯誤的情況,你作為小宣傳員會怎麼做?在監督的過程中,你如何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系?

周熠然:如果有同學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混裝,我不會指指點點,而是會幫助他們分出來,并且講解一下如何分類。我記得有一次,3班有一個同學将用過的紙巾放在了可回收垃圾裡,我一邊說“由于這種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我原來也犯過同樣的錯誤,相信你可以分得更好”,一邊幫他把垃圾撿了出來扔在其他垃圾桶裡。那坨用過的紙巾濕漉漉的,特别髒。當時他本來還想和我“理論”一下,但看我這麼做了以後,他就不再說話了,從那以後再也沒分錯過。當然,如果有分類比較好的同學,我會記錄下來,交給老師進行表揚。

北青報:垃圾分類給你帶來的變化有哪些?

周熠然:我覺得我在學校進行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成了習慣。比如媽媽做飯的時候,我會将廚餘垃圾桶放到她身邊并随時提醒分類。每天早上扔垃圾時,我都會檢查一遍再投放。為了讓爺爺、奶奶家也進行分類,我建議媽媽為他們購買了兩個顔色的垃圾桶,周末到爺爺、奶奶家的時候,也給他們講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