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君記
萌君的朋友圈最近被兩篇文章刷屏。
一篇是GQ雜志對咪蒙的采訪,講述一個傳統媒體人如何轉型成為當代網紅,一年引起8次輿論争議,成功引領自媒體潮水方向的故事;一篇是賈行家在一席做的演講,講述上世紀在東北,國企工人們如何因為改制,生活突然崩塌、時至今日仍無法翻身的遭遇。
時代從不缺變革者,也少不了被大勢掀翻的巢穴。
少有人既是前者也是後者,而商鞅,就是那少數人。
曆史上的商鞅
戰國時代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于商,後人稱之商鞅。在秦國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著有《商君書》。
文/梢昔
比起大多數的話劇,曆史題材劇常常會有一種天然的疏離感。這種感覺一方面令人更容易接受劇情設定,另一方面卻也因為時間、背景的跨度讓人易于出戲。這種特質,在曆史劇中不可調和又相互依存,更左右着現場觀衆的觀感。而《商鞅》作為曆史題材中的佼佼者,有着自己獨特的氣質:節奏铿锵的台詞,加之頗有京劇儀式感的身法無疑掌控了全劇,精良的服化道包括舞台背景之大氣都令人歎服。
這部戲中的商鞅可以說是中國的超級英雄,劇本突出了他以一人之力力排衆議改革變法,從而使秦朝在之後的百餘年内鬥中富強繁盛最終達到了統一。私以為曆史劇是站在曆史的某一個角度上對現實的映射和闡釋,試圖做到“以史為鏡”,所以即便有人覺得商鞅過于血腥暴力,或說商鞅之法在曆史上可能并沒有起到那麼大的正面作用,這都無可厚非,因為這并非是曆史劇想要窮盡舞台之能去追究的。私以為,作為一個有主見有靈魂的藝術作品,隻要能在藝術美化張弛有度的情形之内對故事加以改編,為突出觀點設計一些強調的細節,則仍可在觀衆的接受範圍之内。這畢竟不是紀錄片,也不是完全複原史實。
故而,如在此前提下來看《商鞅》,或許你就能感受到導演及衆主創站立的角度。 即導演陳薪伊所講的,“戲劇就是宗教,就是寫人的故事,更是一種強烈的生命體驗。商鞅在戲裡說:‘一馬當先,要麼是萬馬奔騰,要麼是萬馬撻伐。’我經曆過那個萬馬撻伐的時代;而現在這個時代,一馬當先,一定會是萬馬奔騰!”
所以本着為這個靈魂輔之以肉體的态度,劇本從開端就為商鞅的義無反顧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支持他改革的知己秦孝公亡故,太子即位,五馬分屍的酷刑沒有換來商鞅的痛苦與悔恨,而是震耳發聩的、發自心底的聲音:
“商君雖死,然商君之法千年不敗;
商君雖死,可一百一十七年之後,
秦王朝一統天下!”
而這份情感在倒序的故事中一直不斷在加碼,從姬娘到景監、公叔痤再到秦國的衆位大夫、秦孝公……商鞅一路就是以一種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态勢在戰鬥。尤其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鬥争中,他不斷的因為自己或者其他人失去戰友,到了最終,他原本的名字衛鞅也因為他兵發中原,大獲全勝位尊列侯而被稱為商鞅。
這可以說是到達權力的巅峰了,可回首望去,他身邊卻幾乎沒有一個戰友。從被巫醫判定是孽種開始,商鞅就是這樣一個僥幸活下來的人,他要逆天他要好生地大鬧一番,才算是沒有白白浪費這一次來之不易的生命機會。所以商鞅這個英雄除了有改革變法富國強民的理想之外,他的性格中更多了幾許孤注一擲。
在這部作品誕生的21年前,中國也是正處于這樣一個亟待變革的時期。如果說當時的演出,人們完全可以在自我身上找到劇中影的話,那麼今天,我們看到的或許就是對那個時代的理解與體悟,以及對變革者們更為立體的認識。
除了故事本身的動人之外,全劇的服化道之精良令人驚豔,大氣磅礴卻又十分簡潔的舞台更是營造出一種古樸莊重的美。這樣的舞台背景的确能讓半文言的台詞完全融入其中。
而最為震撼的一場“萬箭穿心”,劇烈晃動的車,四面八方射來的箭矢,樹林中忽明忽暗的燈光搭配上演員振聾發聩的聲響,在一瞬間,我們也明白了姬娘對兒子的希冀,帶着強烈不甘地,同樣的孤注一擲,在此刻完全的爆發。同行的朋友說,其實雖然是這一刻姬娘才道出自己是親娘,但是回想起來,也的确是親娘才能如此全身心的付出。
在大劇院觀看這出戲唯一留有遺憾就是音響設備,聲音實在是太大了。本身老師們的功底很強,戴麥完全是出于對這種大劇場的考慮,但是聲音過大确實對觀感稍有影響,如果還能再演,隻希望此處能得到改善了。
作為一代變革者,商鞅那最終被掀翻的巢穴下,唯有他一人,這何其幸運,又何其不幸。
主動變革也好,被傾覆也罷,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究竟是我們塑造了時代,還是時代改寫了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