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7日訊 6月27日,是黃陂區姚集小學本學期最後一個教學日,周五學生将迎來期末考試,27日也是學校5位老師的最後一個教學日,此後,他們将正式退休。據介紹,這5位老師都已從事農村教育30多年,校長劉春琴說:“他們将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這裡了。”
姚集小學全景 通訊員王力軍攝
老師即将告别講台
學生哭着說“舍不得”
早上9點整,鈴聲響起。四(1)班語文老師姚城芳走上講台,她一襲紅裙,顯得格外精神。“同學們好!明天就要期末考試了,現在,我們上一節複習課……”師生們一如既往迅速進入狀态,姚城芳聲音洪亮,講得細緻,而學生們聚精會神,聽得投入。
姚城芳老師在姚集小學執教37年,經曆了學校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時期。直到這節課的尾聲,孩子們都不知道這是老師的最後一課。距下課還有2分鐘,姚城芳選擇在最後跟學生們道别。
姚城芳在為學生上課 通訊員王力軍攝
“今天是老師最後一天教你們了,老師舍不得你們,舍不得你們的笑臉。雖然我對你們發過脾氣,嚴厲批評了你們,但都是為了你們的成長。老師雖然要離開你們,但我會時刻關注你們,孩子們,希望你們好好學習。”話音還未落,學生們哭成了一團。
看着孩子們流眼淚,一直強裝鎮定的姚城芳也動容了。“真舍不得啊!希望孩子們快樂成長、快樂學習,快樂過好一生。”
姚城芳被學生們評價“像媽媽一樣”。她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稱号,她的班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學校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平時沒有父母的陪伴,需要老師們特别細心的關照,不僅要負責學習,還要操心他們的生活。
“姚老師對我們很關照。班上哪個學生生病了,她一眼就能看出來。”學生杜紫涵說,“真希望姚老師再多教教我們,哪怕幾節課也行。我真舍不得她。”
直到現在,經常會有曾經的學生回來看望姚城芳。“作為一個農村教師,一輩子默默無聞,沒什麼大成就。看到學生們生活得幸福,就是我最驕傲最幸福的時刻。”姚城芳說。
姚集小學教師平均年齡50歲
“山裡伢不能沒人教啊”
學校原本想為5位老師舉行簡短的儀式,但被老師們拒絕。“上好最後一堂課,就是我們最好的告别。”
校長劉春琴介紹,黃陂區姚集街道位于武漢最北端,姚集小學是姚集街的小學中心校,是武漢最偏遠的學校之一,創辦于1949年,教師平均年齡50歲。1997年之前,随着當地行政區劃或級别的曆次調整,學校曾幾易其址、幾更其名。學校現有19個教學班,900餘名學生。因交通不便、經濟貧困等原因,老師們在姚集的生活較為艱苦,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放棄調往城鎮的機會,選擇堅守。
将在今年退休的王足琴為學生們上課 通訊員王力軍攝
“即将退休的這5位老師在30多年中,一直任語文或數學教師,而且是長期任班主任。近年來,姚集小學一直缺少年輕教師,這些老教師無怨無悔‘挑大梁’,撐起了學校的日常教學。”劉春琴說,老師們都當過民辦教師,有過“工作累、待遇低”的經曆,但“山裡伢不能沒人教”的責任心讓他們在這裡紮下根來,奉獻一生。
截至10月,姚集小學有超過10位老師今年已經或即将退休。校長劉春琴介紹,“最後一課”隻是老師們宣告職業生涯結束,并不意味着這些老教師再也不會出現在講台上。她坦言,一下這麼多老師退休,學校将面臨師資力量匮乏,不少退休的老師已“臨危受命”,退休不休。目前,已有4位退休教師接受返聘,又回到學校重新站上講台。
“老師們其實都舍不得離開講台,但年紀大了,大多身體不好。雖然于心不忍,學校還是動員了幾位身體狀況好點的退休教師返聘。這些教育前輩以大局為重,願意繼續為孩子們的成長‘護航’,令人敬佩。”劉春琴說。(記者陳曉彤 陳晨 通訊員蔡育平 王力軍)
【編輯:劉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