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刁)“的甲骨文
這兩個字原來是同一個字,就是“刀”的意思。原本并沒有“刁”這個字,因為最早成書于漢代的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中根本就沒有“刁”這個字。“刁”是在“刀”字被借用作姓氏時專門造的一個字,以和“刀”區别開。也有人認為是“刀”在寫的過程中被人錯寫成了“刁”,但也慢慢被大家接受了,這才流傳至今。我第一次知道“刁”是個姓還是小時候看電影《烈火金剛》,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葛優演的僞軍軍官刁世貴兒,還有神槍手肖飛(但演員名字沒記住)。
鵝
看“刀”的甲骨文,有人會認為它像一隻鵝或别的什麼鳥,伸着長長的脖子,昂着頭,那短的線條就像是鵝的翅膀收攏着的樣子,沒有展開。像歸像,但甲骨文中實際上并沒有”鵝“這個字,隻有”鳥“,且相當複雜,如果有”鵝“的話,應該會更複雜。可能甲骨文時代還沒養鵝,也可能鵝有别的叫法,總之“刀”的甲骨文形式就是這個樣子,亳無疑問了。
商代青銅刀
刀的甲骨文、金文以及實物
可為什麼甲骨文的樣子不像刀呢?看一些出土文物的照片,我們大概能明白,可能受限于書寫工具的材質(刻刀和獸骨),古人刻“刀”這個字的時侯,隻把沒開刃的刀背和刀根(或者叫刀梁)、刀柄刻了出來,而刀刃因為有弧度,不好刻畫,所以省略了。甲骨文中圓滑的曲線是不常見的,因為“筆”是硬刀,“紙”是硬骨,硬碰硬地刻畫曲線非常費時費力,缺乏效率。
“刀”的簡體雖然與甲骨文有很大不同,但它的象形意味依然很明顯,它活生生就象一把菜刀的樣子呀!
在農村,家家戶戶可能至少有兩把菜刀,一把切菜切面條,一把剁草剁剩菜喂雞喂豬用,時間久了,刀鈍了,就該磨一磨,要麼家長會在面盆的沿上來回蹭幾下,要麼家裡會備有磨刀石,那種長條形的磨起來更方便。當然如果不想費事,還可以請專人磨刀,不過得正好趕上有廟會或人家剛好打門口經過,磨刀人一定會吆喝着“齊刀磨剪嘞”!現在這種聲音已經很少聽到了。磨刀人都老了,跑不動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