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增長是企業很重要的工作,如何用數據驅動企業增長呢?這就需要企業搭建一套數據體系。本文将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數據驅動增長的思維與核心體系
任何一個企業經營的背後,都有一系列系統性的思維框架。當掌握這些系統化的思維後,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管理企業,用更好的方式驅動業務改進。同時避免走入誤區,降低服務客戶的能力。
這是一張企業生命周期圖,從一個非常小的企業創業初期,一直到它變成一家跨地域的、甚至跨國家的連鎖型企業。
整個周期可以分為 5 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匹配(PSF)、産品與市場匹配(PMF)、渠道和産品匹配(CPF)、企業與市場匹配(EMF)、下一個增長周期。
首先是問題的解決方案匹配(PSF):一般來說,創業早期在沒有融資時,在沒有産品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了解市場上用戶的痛點,或者他們面對的問題。我們需要有帶着假設的思維,找到解決方案。再通過調研、訪談用戶的方法,了解解決方案和現在用戶遇到的痛點之間,是否能達成匹配。
下一個時期,進入産品和市場匹配(PMF)。在增長黑客的理論體系裡面,這個時期是産品走向市場之前,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我們做出來了産品的原型體,同時需要知道産品的原型體和用戶之間,是否能達成匹配。
達成匹配後,再進入下一個時期,渠道和産品的匹配期(CPF)。在這個時期,我們已經投入了一定的研發資源、産品資源,但如果沒有把産品打磨好,盲目進入快速拓展階段,往往結果非常低效,因為用戶不會形成口碑,客戶的粘性也不夠強,大規模的推廣隻是消耗資金。
把産品打造足夠好後,用戶對産品很滿意,有足夠高的粘性并願意幫助推廣。這個時期,就需要開始擴展産品在市場上的推廣速度。産品必須要找到那些和渠道匹配度非常好的、市場營銷效率非常高的渠道進行推廣和經營。
下一個時期是企業的高速增長期。在這個時期,企業會加足油門,通過資本的助力、自己渠道的拓展、産品的豐富,将進入業務的高速增長期。往往企業想進入下一步發展,就需要發展多産品化、多地域化、甚至國際化。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是企業和市場的匹配(EMF)。企業在擴展和增長的過程中,需要和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融合。在不同的地域擴展市場,員工、組織也需跟着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
上面是從宏觀的尺度看“業務增長周期以及不同的需求”,下面再來講一講傳統的營銷。
隻有理解傳統的營銷思維,才能對新時代的增長思維有一個新的映射和更深的理解。傳統的營銷思維,是通過大量的廣告,建立客戶的品牌認知,占領用戶心智,讓一部分用戶對産品或者服務産生興趣。
産生興趣的用戶裡面,又有一部分會進行評估和評價,少一部分的人會産生購買行為,反複購買的客戶就變成忠誠用戶,忠誠用戶往往會産生口碑,推薦商品給更多的用戶。
在比較經典的營銷模型裡面,是靠着品牌的推廣,大規模的覆蓋市場為驅動的。這種驅動力,是一層一層的像一個漏鬥一樣不斷向下,最後産生的核心的交易行為以及忠誠用戶。這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市場營銷的大體思維框架。
然而增長的思維,是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從一個非常規模的品牌認知和品牌洗腦開始,往往它的産品或者它的服務啟動于一個非常小衆的市場。
特别在産品的非常早期,往往是在一個核心的粉絲群裡面打造。當占領了這些挑剔和非常特殊的粉絲後,再開始打磨下一個階段,幫助第一次觸達産品的用戶,讓他産生很好的首次用戶體驗。
再之後會擴展到再次回來的用戶,讓他們有更加好的體驗,提升他們的轉化效率。然後開始通過前面的這三組用戶,找到這些有類似需求或者有主動的需求的用戶。
增長的整個框架是從一個點開始,一步一步擴展,直到最後占領市場。和以前傳統經典的營銷策略方法不太一樣。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經典的品牌認知到推薦的整個漏鬥驅動,是市場營銷的核心方法論。
從一個核心用戶或者一個用戶群開始不斷增長,直到覆蓋整個市場,這個方法論是增長的方法論。這兩個方法論并不沖突,也并不矛盾。他們實際上會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互相結合使用。
講到這裡,再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增長黑客體系。
整個增長體系裡面最主要的 5 個環節:用戶的獲取、激活、留存、變現和推薦。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客戶的轉化成本也很高,客戶留下來的幾率很低,因為他們會被各種各樣的産品和服務吸引。而且變現的模式需要很健康,最終産生用戶的推薦。這個模型是AARRR 模型。
激活是用戶的首次體驗,讓他能體會到核心價值;用戶的留存是用戶要留下來,反複使用我們的産品,或者産生複購;用戶的變現就是我們的财務模式,商業模型要健康;用戶的推薦,是産生的社交裂變、口碑相傳,我們的用戶就會變成我們推廣大使。
這個模型最早是肖恩埃利斯在 2010 年左右提出來,并寫了一本書《增長黑客》,十幾年前在矽谷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别是在互聯網公司發展到極緻。相信在今天國内的互聯網市場中,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無論是拼多多也好,還是頭條也好,他們自己都有自己的增長團隊。
除了剛剛提到的企業增長視角和用戶增長視角,再給大家提供一個新層面的視角:業務職能視角。可以把上面的增長的模型,通過自己的職能再進行分解。
比如産品是軟件類的互聯網産品,我們需要知道用戶進入産品後,活躍度是怎麼樣?哪些功能可以幫助我們産品提高留存?産品改版後,是否能幫助我們更好激活用戶和促進用戶推薦,以及更好的營收?
新産品上線後,還需要了解用戶行為,思考優化方式。以及思考産品的核心轉化率如何優化,是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還是讓用戶更容易使用我們的産品和服務。
另外,我們還可以針對不同的生命周期内的用戶,進行定向運營。我們可以對用戶的活躍度進行分層,不同的活躍的用戶,可以設計不同的促銷方法。
對于休眠用戶的召回非常重要,這樣可以增加留存,從而提升長期的營收。老用戶還能帶來新用戶,間接增加我們的獲客。
我們還要需要對我們每一次運營活動進行效果評估,提升下一次的運營活動的效率。從市場投放推廣的角度看,首先是獲客各個渠道的質量評估,質量是渠道的質量和客戶留存率的關系。不同平台來的用戶,留存是不同的。
為了調節最佳增長模型,我們需要對這些渠道進行不同的組合和優化。廣告的投放效果追蹤,也便于我們進行最高效的投放預算。同時,我們還要進行營銷投入的效益分析,對渠道進行非常細化的分析,指導我們在各個平台上的投放。
回歸到金字塔型的增長模型中,首先是找到熱愛産品的粉絲,讓用戶産生粘性、口碑;對于首次使用的用戶,打造首次用戶體驗,通過産品和服務驅動轉化;對于使用過的用戶,通過推送、短信以及彈窗電話等一系列手段,再次召回用戶;對于有類似需求的用戶,可以通過應用商店的優化、網站的優化以及付費關鍵詞的投放等方式找到此類用戶。
通過效果廣告、社交群落,找到類似的品類人群,最終可以通過品牌展示類的廣告,加固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心智占領。
二、企業搭建數據體系的難點金字塔型圖本質上是精細化的用戶運營。想要進行精細化的用戶運營和業務運營,就需要有數據。因為隻有有了數據,有了基本的監控,才能分析找到原因,從而提升業務。
關于數據化運營,給大家提供一個框架,我們隻需做非常簡單的4件事。
首先,想要分析數據,我們首先需要有數據,就是采集數據。
采集數據的方法,比如軟件類産品中可以埋點,服務端可以采集日志,交易數據可以在數據庫、CRM 系統或 POS 機裡面。
采集數據後,下一步是進行簡單監控。通過做基本的報表,知道曆史上發生什麼事情,轉化率是多少,波動性怎麼樣,了解之後再做數據分析和洞察,找到核心影響業務發展和轉化的原因。
找到原因後,調整營銷、運營、産品、服務、銷售、獲客等各個環節,執行後進入下一個叠代循環。
所以做好“采、看、想、做”4 個環節,讓每一個環節之間産生連接,就能驅動我們的業務朝更加健康、更有效率,更有洞察的方向發展。
關于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服務近千家的客戶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實際上分了幾類,第一類是數據采集非常難,找不到這些數據,而且也沒有足夠的技術資源和人力做這件事。
第二類是很多客戶以前因為業務發展速度太快,并沒有建立起一套比較有體系、完備的數據分析或者看書的這種習慣和經驗和體系。
大部分的障礙存在于:首先,在數據采集上沒有規範,有時采集了大量數據,但數據并不是很準确,或者材料中大量的數據并沒有用起來,或者準備開始使用時,發現業務目标沒有對齊。原本數據的處理流程是非常的漫長和複雜的,所以造成了很大的偏差。
另外是做了很多報表,也看到很多數據,但是并沒有比較系統化的數據解讀驅動業務的思維和習慣,導緻很多報表之間發生沖突,業務邏輯不完善,造成看不懂,不能去直接分解和驅動業務。
第三類的問題,企業内部如果想有一個數據團隊,則需要很多的專業人才,而人才又比較少還特别貴,因此企業在這方面投資往往是大于它的回報。
在這裡和大家介紹一個如何能夠避免這些坑的基礎方法。在企業内部,要對數據分析有一個總體的、宏觀的治理概念。
首先進行數據規劃,然後通過規劃,選擇重要節點,構建數據體系。然後比較迅速的驅動核心業務的轉換節點,從而産生效果。最後一步通過剛才的規劃構建系統,建立驅動模型,把整個企業業務形成閉環,進行系統性的管理。
分成這 4 個步驟,每一步做紮實,并循環做,就能幫助企業建立一套非常有效的數據治理驅動業務增長的體系。
文章來源:增長研習社
本文由 @GrowingIO 整理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