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産品體驗,私信我回複“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
2017年9月,蘋果發布了Apple Watch Series 3,為Apple Watch加入了蜂窩功能,随即引領了智能手表蜂窩化的潮流。隻可惜當時eSIM技術未能如期在國内落地,蜂窩版用戶遲遲無法用上這個支撐近千元差價的核心賣點,即使是蘋果最終也隻得在手表上市半年後開放蜂窩版手表的「無條件退款」。在随後的Apple Watch Series 4發布中,蘋果在産品上市前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才正式開啟了Apple Watch蜂窩版在國内的序幕。
但前段時間一則關于eSIM的新聞卻再次吸引了不少用戶的目光:7月5日,北京移動正式上線eSIM一号雙終端業務,支持帶有蜂窩網絡版本的Apple Watch等設備開通eSIM一号雙終端業務。
對此,不少歸屬地在北京的移動用戶表示「終于等到這一天」,但不少居住在廣東的朋友卻對此感到詫異——原來北京移動到現在才支持eSIM嗎?但從另一個角度想,即便是用于特定可穿戴設備的eSIM一号雙終端,有關運營商都花了這麼長時間去準備。那麼适用于手機的eSIM,我們還要等多少年呢?
手機使用eSIM的好處先說說為什麼我們需要eSIM,或者換個說法,eSIM能為我們能帶來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在2018年的iPhone發布會上,蘋果就作出了回答:作為全球手機行業第一個全面支持eSIM的品牌,蘋果多個方面向大衆消費者解釋了eSIM的核心理念。eSIM又名嵌入式SIM卡,本質上是一張直接嵌入主闆的SIM卡,本身就是主闆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SIM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小型存儲芯片,插卡後手機之所以能聯網是因為手機讀取了SIM卡内的配置文件。那既然實體SIM卡隻是配置文件的一個物理載體,最終還需要用手機讀取,為什麼我們不直接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數字化的方式)發送對應的配置文件到手機内呢?這樣不就免去了僅僅是用來當作「一次性U盤」的SIM卡了嗎?
沒錯,eSIM誕生的目的就是用來取代低效的傳統SIM卡與SIM卡相關結構。雖然手機SIM卡在經曆多次叠代後,已從曾經的标準卡片尺寸縮減到現在的12.3×8.8mm,但作為一個信息載體而言,nanoSIM卡與其内部芯片的尺寸依舊不成正比。
而且實體SIM卡意味着手機需要為SIM卡準備插拔卡相應的結構,比如手機内部的卡籠與讀卡的電路等。别看SIM卡體積不大,算上卡籠、屏蔽罩與退卡機構,SIM卡依舊在寸土寸金的手機空間内占據了不少的分量。而且實體SIM在長時間使用或多次插拔後往往會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從使用壽命上看,實體SIM卡也遠遠不如eSIM耐用。
但eSIM除了可以讓SIM卡使用更加方便,eSIM的出現其實也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大家可能還記得去年有人因手機被盜後SIM卡被盜用,從而造成财産損失。對于這種問題,eSIM可以從根源進行防堵,沒有實體卡片額度eSIM無法被取出或放入其他手機中。eSIM數字授權的機制也可以通過運營商後台直接撤回授權,讓eSIM無法被犯罪分子盜用。
eSIM的出現同時也讓多卡片管理變得更為方便,隻要登錄對應運營商的網站,我們就能直接開通或停用對應的SIM卡與服務,無需關機換卡就能直接使用當地網絡,這在出差或旅遊時會更加方便。
國内eSIM落地的障礙既然eSIM好處這麼多,全球範圍内也有多家運營商推出了eSIM服務,為什麼身處移動通訊建設先進國家的我們到現在都還不能用上eSIM呢?對于國内不開放手機eSIM的話題,網上的讨論普遍認為eSIM讓換卡更容易,像曾經的CallKit一樣損害了運營商的利益,所以遭到運營商抵制。
但如果從更深層次看這個問題,不難發現eSIM與所謂的「運營商利益」,其實并沒有直接關系。首先,将用戶與運營商綁定的從來都不是那一張可有可無的SIM,而是你獨一無二、綁定了衆多業務、難以取代的手機号碼。在幾乎所有賬戶都需要綁定手機号碼的2021年,沒有人會因為「eSIM辦卡方便」而改用全新的手機号碼。
尤其是國内三大運營商在多年前就已經正式開通了攜号轉網服務,但時至今日辦理過攜号轉網業務的用戶依舊還是少數。開放eSIM會影響運營商的利益這種話更是無從談起,要知道現在不少用戶都有使用「流量卡」等副卡的習慣,如果真的存在「損害運營商利益」的情況,那也與SIM卡載體是實體卡還是eSIM沒有任何關系。
在我看來,國内手機eSIM之所以無法落地,其根本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運營商自身的原因與移動網絡相關規定。
我們不妨先看看使用eSIM能帶來什麼好處。首先,推廣eSIM意味着運營商可以節省實體SIM卡的制卡費用,尤其是面向境外用戶入境使用的短期旅行SIM卡。但另一方面,大面積推廣eSIM體味着運營商需要加大對一線店員的培訓,從長遠來看,額外的培訓将對運營商帶來更高的培訓成本。這種不能對運營商帶來直接利益,卻要顯著增加運營成本的做法,很難得到運營商的支持。
然後就是在相關政策下,運營商暫時還不能放開手腳允許用戶使用eSIM。首先是通訊安全的問題,就目前大多數海外eSIM服務的開通流程而言,無論是開通新号碼還是激活舊号碼,整個寫入過程都以用戶名、密碼為主要驗證手段,并未對申請者的身份作出核驗。即使eSIM在國内落地後加入實名驗證與活體驗證,運營商也難以保證開通相關業務的手機有無被惡意篡改。
在無法保證開卡業務鍊絕對安全可控的情況下,eSIM業務将成為我國通訊實名制的巨大缺口。在斷卡行動與打擊電信詐騙的聯合管控下,無論是運營商還是手機品牌都不想成為eSIM「第一人」,這也是現階段運營商隻開放可穿戴設備一卡雙終端eSIM的原因。
總結從技術上來說,eSIM并不複雜,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有不少設備采用的是eSIM聯網方案,比如現在随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其中的智能車鎖就用的嵌入式eSIM方案。既然技術上不存在原則性問題。考慮到現在各運營商都已經打通了線上購買手機卡與線上激活手機卡的流程,那證明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運營商也完全有能力在把控安全的情況下開放手機eSIM業務。即使運營商對手機開卡業務還有所顧慮,那就有限度開放eSIM業務,允許用戶将已經持有的号碼轉化為eSIM也完全可行。
從手機eSIM的發展曆程來看,推廣eSIM最大的難點應該是國内運營商沒有切換至eSIM的必要性,用戶也沒有eSIM手機的剛需。如果有關品牌想推廣eSIM發展,最好還是從自己的硬件入手,通過加大對eSIM的宣傳,讓用戶明白改用eSIM能為用戶帶來怎樣的便利,從需求側推動eSIM的發展。考慮到國内有不少手機品牌同時也在發展自己的虛拟運營商業務,推廣eSIM可以降低虛拟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做到一舉多得。
畢竟等手機eSIM在國内正式上線後,我們就再也不用糾結「第二卡槽放手機卡還是SD卡」這種問題了。
----------------------------------
作者:雷科技團隊,緻力于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複“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