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大海裡,生存着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生物都各自進化出了強有力的武器來幫助自己在海洋中存活。
有的憑着強悍的身軀、高超的智力、獨特的獵食技能問鼎海洋;而有的海洋生物,體型迷你嬌小,卻兇猛異常,是連海洋頂級獵食者都敢攻擊的存在。
比如,今天的科普主角——達摩鲨,它們敢從虎鲸身上啃肉吃,甚至還有過咬破美軍潛艇的“戰績”。
01、個頭小巧的“深海惡魔”
達摩鲨是一種深海小型寄生性鲨魚,成年個體體長在42厘米~56厘米,體表呈淺褐色,腹部呈白色,身體呈圓筒形狀,有着巨大的眼睛,讓它們在海洋中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達摩鲨現在發現總共有三種,分别是唇達摩鲨、巴西達摩鲨和雪茄達摩鲨,其中雪茄達摩鲨最常見,一般說的達摩鲨都是雪茄達摩鲨。
世界各地都有達摩鲨的蹤迹,主要分布于南北緯30度間的各大洋、中太平洋以及中國台灣北部等海域的深水處。由于不是重要的經濟魚類,體型也很小,所以人們能夠見到它們真容的機會也非常少,通常隻有少數漁業的拖網捕撈才會偶有發現。
從外表上看,達摩鲨相貌平平無奇個頭小巧,就和三水家長沙海底世界裡的銀龍差不多長。既不像大白鲨那樣有令人膽怯的身形,也沒像虎鲸那樣令人生畏,它們體長隻有50厘米左右,這麼一個小家夥,放誰眼裡都會覺得人畜無害,甚至還有一絲呆萌。
但是,它們卻經常去找體型大上百倍的鲨魚和上千倍的鲸魚麻煩,而且常常搞得這些龐然大物落荒而逃,是海洋裡名副其實的“小惡魔”。
02、望而生畏的“活體鑽孔機”
達摩鲨敢在海洋中“橫行”,幾乎所有的海洋大塊頭都被它們欺負過,那麼,達摩鲨究竟有多厲害?它們又為何會讓其他海洋動物聞風喪膽,就連鲨魚、鲸魚等大型海洋生物都不願意得罪它?其實,這和它們的嘴巴構造和鋒利牙齒是密不可分的。
達摩鲨的牙齒與普通魚類牙齒并不相同,它的下颚有19顆像鋸齒一樣的大牙齒,鋒利無比,它的颚上有29顆牙齒,牙齒非常小且排列雜亂無章。
達摩鲨也像其他鲨魚一樣,會不停的更換牙齒來保證牙齒的鋒利程度。但是,因為牙齒的邊緣是互相咬合在一起的,所以,它們的換牙方式非常奇特,不同于其他鲨魚那樣一顆顆的替換,它們是整排整排的更換,換下來的舊牙還可能會被它吞咽下肚。
達摩鲨的另一個武器是嘴唇,它們的嘴唇又大又厚,雖然顔值不怎麼樣,但是用起來非常有力量,厚厚的嘴唇能夠保證達摩鲨有足夠的吸力。
一旦靠近獵物,它們會堅決貫徹“快、準、狠”的作案原則,利用自己吸盤狀的肉質嘴唇和上颌倒鈎一樣的細小牙齒,瞬間出擊,将自己牢牢地吸在受害者的體表,随即迅速用鋸齒一般的下颚牙齒咬住獵物。
最後,它們會一個360度旋轉,就如同鑽孔機一樣,在獵物身上連皮帶肉狠狠剜下一大塊,留下一個類似圓筒一樣的傷口。這一系列動作完成,僅需要一兩秒鐘,所以當獵物發現時,它們已經逃之夭夭了。
03、暗夜中的恐怖“殺手”
達摩鲨屬于深海夜行性鲨魚,但也會在往返于水體上層垂直地遊來遊去。
在夜間,達摩鲨的另一個特别之處再次發揮用處。在它們的腹部,有着能夠發出熒光的載黑素細胞,也被稱為海洋生物的“發光器”。它們也是唯一一種已知的可以發光的鲨魚。
在幽暗的深海中,達摩鲨利用熒光成為最厲害的伏擊掠食高手之一。這種熒光會吸引其它正在尋找獵物的家夥。
憑借自己獨特的生物光,各類水生物便會在覓食本能的驅使下,飛蛾撲火般遊向達摩鲨,當那些尋找獵物的家夥被達摩鲨的綠光吸引而至,它們還以為那将是一頓可口的美味呢,結果達摩鲨能讓這個“美夢”變成一個十足的“恐怖遊戲”。
而它們隻需要靜靜地待目标靠近後,張開大嘴迅速剜肉即可。所以,這熒光也是達摩鲨捕食獵物的核心技能之一。
達摩鲨生性兇殘,捕食策略并不是要殺死對方,相反,它們會偷偷地發動攻擊。主要以烏賊、鲔魚、金槍魚為食,有時還會襲擊鲸魚、鲨魚、海豚一類的大型動物,甚至在大白鲨、虎鲸身上也發現過達摩鲨标志性的咬痕。
04、神秘的美國潛艇破壞者
上世紀70年代,美軍潛艇在大洋中進行戰備值班時,潛艇時常受到“攻擊”,受攻擊部位大都集中在聲納圓頂部位,使得聲呐導聲油洩露,進而影響到潛艇的航行。剛開始,美軍以為是某些國家研發了新式武器來對付美國潛艇。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達摩鲨搗的鬼,也許是潛艇發出的聲音吸引了達摩鲨,達摩鲨才去用鋒利牙齒咬壞美軍潛艇上的氯丁橡膠聲呐圓頂。
前前後後,大約有30幾艘潛艇被達摩鲨“攻擊”過。為解決這一問題,美軍隻好在聲呐表面安裝了玻璃纖維。而到了下一個十年,大約又有30艘美國潛艇因為電纜表面的橡膠鞘被咬而受損,結果發現又是它們幹的。
達摩鲨有着很大的一雙眼睛,但實際上它們卻是“近視眼”,它們在捕獵時,對所有移動的東西都很感興趣,盡管看不清,但也是先咬了再說,因此,海中的電纜及人造機器也深受其害。
05、“惡魔鲨”與人類的較量
相較于鲨魚中體型最大的鲸鲨、戰鬥力最強的大白鲨等級别存在而言,達摩鲨可謂是小巧如鼠。但這個小個子卻憑借自己殘忍的個性,跻身成為世界上最可怕的鲨魚之一。
而對于人類,達摩鲨也是絲毫不留情的,2019年3月,兩個遊泳愛好者在夏威夷凱維海峽遊泳時,其中一個人感到自己被海洋生物襲擊了,趕緊上岸檢查,發現其腹部被咬了一個圓洞。
國際鲨魚攻擊檔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全球有登記達摩鲨攻擊人類案例共4件,而且都發生在夏威夷,當然這一比例非常小。
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達摩鲨喜歡晚上捕食,白天回到黑暗的深海,這與人類的作息正好相反,另一方面,人類主要在近海岸附近活動,活動區域也不是達摩鲨喜歡的範圍。
但是,在研究人員研究達摩鲨時,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那就是因為海洋生态環境的改變,使得達摩鲨不得不向近海海域遷徙。也就是說,以後很有可能會出現人類潛水遊玩時,被達摩鲨咬上一口的情況。
除了達摩鲨以外,海洋中還有許許多多種類的生物,但據研究,有不少生物都瀕臨滅絕。長此以往,海洋生态系統受到破壞,類似達摩鲨這樣兇殘的生物會離人類越來越近。
—文章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
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删除
編輯 | 三水·脆脆鲨
審稿 | 陳Qiao
總策劃 | 郝叔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