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聊一聊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首先,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組成的。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看三大人格結構是指什麼:
1.本我部分
所謂本我,就是本能的我,每個人潛意識之中與身俱來就有的。本我特征:不穩定的、本能性的處于被壓抑的過程中,有人們的欲望,有着本能的沖動。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它完全不懂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善惡和什麼是道德,隻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本我行為有很多:比如餓急了的人們會去偷盜。
2.自我
自我就是指面對現實的我,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接觸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結構的部分,自我起到了本我和外界環境的調節的作用。它奉行的是:現實原則,它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對自我行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有一定的規範意識,會通過後天的學習去制止人們的一些違反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法律的錯誤行為。
3.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我,它也是從自我中分化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人在兒童時代對父母道德行為的認同,對社會典範的效仿,是接受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社會理想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構成,是人格結構中專管道德的司法部門,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類生活較高尚行動的動力,它遵循理想原則,它通過自我典範(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為的标準,通過良心懲罰違反道德标準的行為,使人産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本我不顧現實,隻要求滿足欲望,尋求快樂;超我按照道德準則對人的欲望和行為多加限制,而自我則活動于本我和超我之間,它以現實條件實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從超我的強制規則,它不僅必須尋找滿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所尋找的事物不能違反超我的價值觀。
弗洛伊德認為,人們隻有具備完整的3大人格系統才能成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隻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密切配合,才能使人卓有成效地展開與外界環境的各種交往,以滿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實現人的崇高理想與目的。
對此,你還有什麼看法,戳戳評論告訴我,“一起考教師”旗下的“大學小喇叭”不僅為你提供資訊,更願意傾聽你的見解、為你解決難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