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逍遙遊文言文閱讀答案

逍遙遊文言文閱讀答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15 14:27:22

逍遙遊文言文閱讀答案(高中文言文逍遙遊知識點)1

逍遙遊(節選)

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後乃今将圖南。

蜩與學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适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适百裡者宿舂糧,适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搶榆枋 一作:槍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鲲。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抟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注釋: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北冥”,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

鲲(kūn):傳說中的大魚。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其:表推測。

鵬:本為古“鳳”字,這裡指傳說中的大鳥。

怒:奮起的樣子,這裡指鼓起翅膀。

垂:同“陲”,邊際。

海運:海動。古有“六月海動”之說。海運之時必有大風,因此大鵬可以乘風南行。徙:遷移。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齊諧》:書名。出于齊國,多載诙諧怪異之事,故名“齊諧”。一說人名。

志怪:記載怪異的事物。志,記載。

水擊:指鵬鳥的翅膀拍擊水面。擊:拍打。

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扶搖:一種旋風,又名飙,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九,表虛數,不是實指。

去:離,這裡指離開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鵬飛行六個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說息為大風,大鵬乘着六月間的大風飛往南冥。以:憑借。息:風。

野馬:指遊動的霧氣。古人認為:春天萬物生機萌發,大地之上遊氣奔湧如野馬一般。

塵埃:揚在空中的土叫“塵”,細碎的塵粒叫“埃”。

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息:這裡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産生的氣息。 相:互相。吹:吹拂。

蒼蒼:深藍。其正色邪:或許是上天真正的顔色?其,抑,或許。正色,真正的顔色。邪,同“耶”,疑問語氣詞。極:盡。 下:向下。亦:也。是:這樣。已:罷了。

覆:傾倒。坳(ào):凹陷不平,“坳堂”指堂中低凹處。

芥:小草。置杯焉則膠:将杯子放于其中則膠着擱淺。置,放。焉,于此。膠,指着地。

斯:則,就。

而後乃今:“今而後乃”的倒文,意為“這樣,然後才……”。培:憑。

莫之夭阏(yāo è):無所滞礙。夭,挫折。阏,遏制,阻止。“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裝。 圖南:計劃向南飛。

蜩(tiáo):蟬。學鸠:斑鸠之類的小鳥名。

決(xuè):疾速的樣子。

搶(qiāng):觸,碰,着落。“搶”也作“槍”。榆枋:兩種樹名。榆,榆樹。枋,檀木。

控:投,落下。

奚以:何以。之:去到。為:句末語氣詞,表反問,相當于“呢”。南:名詞作動詞,向南(飛行)。“奚以……為”,即“哪裡用得着.......呢”。

适:去,往。莽蒼:色彩朦胧,遙遠不可辨析,本指郊野的顔色,這裡引申為近郊。

三餐:指一日。意思是隻需一日之糧。反:同“返”,返回。

猶:還。果然:吃飽的樣子。

宿:這裡指一夜。 宿舂糧:即舂宿糧,舂搗一宿的糧食。

之:此,這。二蟲:指蜩與學鸠。蟲:有動物之意,可譯為小動物

知(zhì):通“智”,智慧。

朝菌:一種大芝,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晦朔:晦,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朔,農曆每月的第一天。一說“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蟪蛄(huì gū):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冥靈:大樹名。一說為大龜名。

根據前後用語結構的特點,此句之下當有“此中年也”一句,但傳統本子均無此句。

大椿:傳說中的大樹名。一說為巨大的香椿。

彭祖:傳說中堯的臣子,名铿,封于彭,活了約八百歲。乃今:而今。以,憑。特,獨。聞,聞名于世。

衆人:一般人。匹:配,比。

湯:商湯。棘:湯時的賢大夫,《列子湯問》篇作“夏革(jí)”。已:矣。

窮發:傳說中極荒遠的不生草木之地。發,指草木植被。

修:長。

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北。

羊角:一種旋風,回旋向上如羊角狀。

絕:穿過。

斥鴳(yàn):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澤。

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為八尺,漢制為七尺;這裡應從周制。

至:極點。

小大之辯:小和大的區别。辯,同“辨”,分辨,分别。

效:效力,盡力。官:官職。

行(xíng):品行。比:合。

合:使...滿意。而:通“能”,能夠。征:征服。

宋榮子:一名宋钘(jiān),宋國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猶然:喜笑的樣子;猶,通“繇”,喜。

舉:全。勸:勉勵。

非:責難,批評。沮(jǔ):沮喪。

定:認清。内外:這裡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莊子看來,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榮譽和非難都是外在的,而隻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貴的。

境:界。

數數(shuò)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謀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樣子。

列子:鄭國人,名叫列禦寇,戰國時代思想家。禦:駕馭。

泠(líng)然:輕妙飄然的樣子。善:美好的。

旬:十天。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與零數。

緻福:求福。

雖:雖然。待:憑借,依靠。

乘:遵循,憑借。天地:這裡指萬物,指整個自然界。正:本;這裡指自然的本性。

禦六氣之辯:駕馭六氣的變化。禦,駕馭、把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辯:通“變”,變化的意思。

彼:他。且:将要。惡(wū):何,什麼。

至人:莊子認為修養最高的人。下文“神人”“聖人”義相近。 無己:清除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

神人:這裡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脫于物外的人。無功:無作為,故無功利。

聖人:這裡指思想修養臻于完美的人。無名:不追求名譽地位,不立名。

文言現象:

一. 虛詞

1. 之

(1) 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助詞,的)

(3)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

(4)鵬之徙于南冥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天之蒼蒼,其正色邪(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且夫水之積也不厚(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詞,的)

(9)則芥為之舟(代詞,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阏者(代詞,它)

(11)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動詞,到,往)

(12)之二蟲又何知(代詞,此)

(1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代詞,他,指宋榮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衆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詞,他,指彭祖)

(15)窮發之北(結構助詞,的)

(16)湯之問棘也是已(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 而

(1)怒而飛(連詞,表修飾)

(2)抟扶搖而上者九萬裡(連詞,表修飾)

(3)決起而飛(連詞,表順承)

(4)控于地而已矣(連詞,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連詞,表并列)

(6)而宋榮子猶然笑之(連詞,表轉折)

(7)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連詞,表轉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連詞,表轉折)

3. 則

(1)海運則将徙于南冥(連詞,就)

(2)時則不至(連詞,或者)

(3)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連詞,那麼)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 以

(1)以五百歲為春(介詞,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

(4)去以六月息者也(憑借,用)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

6. 且

(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連詞,而且)

(2)彼且惡乎待哉(連詞,還)

(3)且适南冥也(副詞,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詞,對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詞,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表選擇,是……還是……)

(2)其名為鵬(代詞,它的)

(3)其負大舟也無力(代詞,它,指水)

(4)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代詞,他們)

二. 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 冥:通“溟”,海色深黑。

2.适莽蒼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後反 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與零數。 反:通“返”。

5.而禦六氣之辯 辯:通“變”,變化。

6.此小大之辯也 辯:通“辨”,區别。

7.而征一國 而:通“耐”,才能。

8.知效一鄉 知:通“智”,智慧。

9.猶然笑之 猶:通“繇”,喜。

10.而後乃今培風 培:通“憑”,憑借。

2.古今異義

(1)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折連詞,用于上一個分句,今多用于雖然···但是···

(2)衆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

今義:多數人,大家

(3)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連詞,假設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4)之二蟲又何知

古義:泛指動物

今義:蟲子

(5)窮發之北

古義:毛,草木

今義:頭發

(6)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短的

今義:農曆臘月;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就在這天祭竈。

古義:壽命長的

今義:豐收年;農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節

(7)而征一國者

古義:取信

今義:遠行或用武力制裁

(8)海運則将徙于南冥

古義:海動

今義:泛指海上運輸

(9)南冥者,天池也

古義: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義:高山湖泊名

(10)蟪蛄不知春秋

古義:指四季

今義:春天和秋天

(11)神人無功

古義:無功利

今義:無功勞

3.一詞多義

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别)

而禦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名詞,名稱)

聖人無名(名詞,聲名)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裡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代詞,代指風)

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連詞,表選擇)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代詞,他們)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詞,憑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

以八千歲為春(介詞,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

4.詞類活用

(1)彼于緻福者(使動用法,使……到來)

(2)而後乃今将圖南(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3)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4)德合一君(使動用法,使……滿意)

(5)而征一國者(使動用法,使……信任)

(6)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名詞用作動詞 稱贊)

三.文言句式

1. 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 省略句

(1)翺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衆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衆人匹之,(衆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衆人”)

3. 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 變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後置)

(5)翺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翺翔,介賓短語後置)

(6)之二蟲又何知(知何,賓語前置)

(7)彼且惡乎待哉(待惡乎,賓語前置)

作者簡介: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漢族,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蒙牆寺村)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後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内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隻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将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同步練習題:

一、基礎知識(A級)每題10分,共50分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項( )

A.北冥(míng)   塵埃(āi)     坳堂(āo)    抟扶搖而上(chuán)

B.鲲鵬(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學鸠(jiū)

C.晦朔(shuò) 泠然(líng) 宿舂糧(chōng)  決起(jué)

D.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與學鸠(tiáo) 數數然(shuó)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别字的一項是( )

A.是鳥也,海運則将徒于南冥

B.複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之為舟

C.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

3.選出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  )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C.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确的一項是(  )

(1)雖然,猶有未樹也。 (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4)彼且惡乎待哉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與“則芥為之舟”中的“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其名為鲲 B.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

C.以百歲為春 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二、簡答題(B級)共50分

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6、解釋加點的詞。

(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

(2)彼于緻福者,未數數然也________________

(3)辯乎榮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

(4)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确的一項是(  )

①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議他而不因此沮喪。

②(列子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增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議他而不因此沮喪。

②(列子乘風)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對他但并不增加沮喪。

②(列子乘風)雖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風則不能行)還是有所依靠。

8、.對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項是(  )

A.善行能聯合一鄉之人,宋榮子嗤笑他們,而沒有向他們學習,這是不對的。

B.世人都稱贊宋榮子,他并不因此奮勉,這表明他成功後的懈怠。

C.宋榮子對世俗的榮譽并沒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脫俗,樹立至德。

D.隻有無所待的人才能達到至人境界。

答案

一、1.D(A.抟扶搖而上“tuán”;B.夭阏“è”;C.決起“xuè”。)

2.C(A.徒—徙;B.複—覆;D.辨—辯。)

3.B(A.古義:真正的顔色。今義:純正的顔色。C.古義:不求名聲;今義:沒有名聲。D.古義:四季;今義:春天和秋天。)

4.C

5.C(A.是,叫;B.表反問語氣;C.作為,當作;D.替。)

6(1)顯才能 (2)使……到來 (3)界限 (4)拼命追求

7.A 8.D

内容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