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來自五湖四海的2016級新生們将來到暨大。入學之際,新生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他們的未來四年的“小家”——學生宿舍。記者從學生社區管理中心等處獲悉,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這個新家和新家的管理員們早已為新生們做好了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
反複巡查樓棟 确保宿舍零問題
9月13日下午,暨南大學學生社區教育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社區中心”)隻剩兩個老師在辦公室處理學生的問題,其他老師都正在各個宿舍樓棟對新生宿舍進行最後的巡查。
“整個假期我們和物業都在一直做這件事情,不斷地巡查每個新生宿舍。現在學校其他年級已經開學了,之前不用水電時隐藏的問題就會顯現出來,再檢查一遍,可以發現這些漏洞”,社區中心的傅翔老師介紹說。每個學年開學前,社區中心聯合丹田物業會對新生宿舍巡查3、4遍,篩查存在硬件問題的宿舍,并利用假期進行維修。确保新生分配的宿舍沒有問題。
今年暨南大學南校區新建成T11、T12兩棟學生宿舍,暑假期間,社區中心與其他各相關部處通力合作,在樓棟建設、進場收樓、家具安裝、房間檢查等環節時刻關注,保證新生能按時順利入住。
(南校區新生宿舍)據了解,社區中心分配宿舍的原則是盡量将同一學院同一年級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以便各個學院的管理和學生的交流,同時也方便在學生畢業後的暑假,學校統一安排宿舍的維修檢查。
在上一個畢業季之後,學校有關部門在暑假中對空出來的宿舍進行了修繕, 之後社區中心的老師會逐個宿舍檢查。“檢查宿舍不隻是開個門,要檢查床闆、衣櫥,打開燈和水龍頭查看。每個宿舍檢查起碼要花兩分鐘,一般一個老師檢查完自己負責的片區需要兩天時間。” 傅老師說。
特殊需求盡滿足 大個子有“加長床”
在最後一遍巡查後,社區中心會按照内招本科生的錄取名單安排宿舍号,一般學号相連的同學會被安排到同一間宿舍。而由于外招生的報到人數不确定,社區中心會按照往年的報到率為各個學院劃定宿舍區域,按照現場報道順序為外招生分配房間。
在安排宿舍時,社區中心也會考慮到同學們的其他需求。即使到了快下班的時間,負責床位分配的陳穎怡老師還在忙着回複新生的郵件,“有些學生是同一個學校考到暨大的,他們可能會希望和曾經的同學住在一起;一般海外學生信仰不同,如果他們表示想跟同信仰、同國籍、同膚色的學生住,我們也都會盡量安排。”
陳老師介紹說,每年都會有新生發郵件或打電話向社區中心咨詢住宿分配問題,也會有輔導員将同學的需求轉告社管中心,社管中心一般都會盡量滿足同學的要求。而在統一安排入住宿舍後,需要提出特殊的申請的同學也可以辦理正常的調宿手續。
此外,各個校區應對情況特殊的同學都會采取特殊的安排。行動不便的同學可以申請特殊房,特殊房安排在宿舍樓棟的低樓層,一般是兩人間,方便陪護的需要。特殊房與普通宿舍一樣,配有床、櫥櫃、桌子和椅子,最大的不同在于,房間的床是矮腳床,方便起居。
“南校區的特殊房是專門設計的,廁所門很大,可以将輪椅推進去;洗澡間放置着長凳,腿腳不方便的同學可以坐着洗澡。” 傅翔老師補充道,“另一種特殊房是針對身材特别高大的同學,一般的床 ‘放不下’1米9以上的同學,他們住得不舒服就可以申請有加長床的特殊房。”
打造社區文化平台 讓國内外學生一起嗨
除了床位資源的管理,社區中心也很重視社區文化的建設。除了每年一次的“文明宿舍”“美化宿舍”評比,社區中心每年春秋兩季都會舉行“家—家”攝影展,并承辦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相伴成長,逐夢青春”宿舍文化創意新媒體大賽,每年都會有不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參加。
“五湖四海的同學來到暨大學習,我們希望創造平台給他們交流,國内外的學生一起嗨起來。” 傅翔老師介紹,多元文化交流工作坊會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活動,各國學生歡聚一堂,交流自己國家的風土人情。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袁同學曾經參加過冬至日包餃子活動:“我平時很少近距離接觸到外國學生,他們都非常有趣,看到中國書法,個個兒躍躍欲試。我的生日剛好在冬至後一天,吃着大家一起包的奇形怪狀的餃子,就像是提前過生日一樣。”
2015年,社區中心創造了新的學生交流平台——學生宿舍結伴成長計劃,讓不同學院、不同層次的同學之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同學們可以以宿舍為單位報名,組成班級,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書畫培訓、古詩詞體驗等活動。
“社區中心既負責在宿學生的思想教育,也面向學生開展宿舍文化建設工作。”傅老師介紹,新生宿舍在各個方面已安排妥當,迎接新生的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